导航菜单

春节咏春

  春节咏春 陈哂 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就是春节,古往今来中国人过春节,派生了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民俗文化,如写春联,祭灶,守岁,迎财神,舞狮,舞龙,划旱船,等等。文人墨客,闺中少女及漂泊在外的游子,也会在春节期间抒发感情,自古就有文人“伤春”,少男少女“惜春”,闺中少妇“思春”,抒发“春怨”之说。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描写游子在除夕夜思念故乡的诗,是唐朝王湾写的五言绝句《次北固山下》,诗人用两句通俗唯美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高度概括了除夕夜从黑夜到白昼、从旧年到新春变化的大自然壮丽画面。其思乡之情虽切,却并未为乡愁所累,而是初心不改,对前途充满希望,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抒发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豪情,全诗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正月初一,适合拜年的祝福语是《诗经·庭燎·小雅》的诗句:日有熹,月有光,富且昌,寿而康,新年嘉平,长乐未央。这些诗句历久弥新,两千多年来仍是那么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常被用以祝愿新的一年里,白昼有温暖的阳光照耀,夜晚有温柔的月光相随;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事业昌盛兴旺;长命百岁,福寿安康;新年新气象诸事顺遂,快乐无止境。曾被毛泽东主席吟咏过的一首五言唐诗《春怨 》,为金昌绪所作。“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把本已饱受相思之苦只能在梦中团聚的情景描绘得那么生动有趣。唐朝王昌龄的《闺怨》则相对含蓄,把深藏在少妇内心深处的相思与在人前的矜持和羞涩以及慨叹时光飞逝,以内心独白方式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曹雪芹在其巨著《红楼梦》中描写了女主人公黛玉葬花的与众不同的举动,并以《葬花吟》吟咏少女伤春的感怀。诗句如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黛玉对春天的怜爱,也反映了她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唐朝诗人杜甫以诗圣著称,其忧国忧民,使其“伤春”的格局从小我到大我,大大升华。杜诗《春望》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还创作了《伤春五首》。这组诗名为“伤春”,实为感怀国家多难。这是一组很有分量的诗,家国之恨,身世之悲,一齐涌出,一气呵成,毫不受五言排律板滞形式的拘束,足见杜甫词气之盛、笔力之健。 其中名句有“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借物抒情,感慨系之。“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这两句通过描绘关山迢迢,乡愁重重,巴山宁静的春色和诗人向北远望的情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宁和对朝廷的忧虑。“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更是把战火吞噬和平、乱世中难以独善其身的窘境描写得刻骨铭心。亡国君主李煜常常借吟咏自然界的无情变化来表现其无常的人生。其一首词《清平乐》就是伤春的代表作。云: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宋朝大词人苏轼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却始终超然物外,自得其乐。他常常以诗词来吟咏对新春来临的欢愉。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对春光短暂易逝,虽有所感叹,却哀而不伤。词曰: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苏轼之乐观豁达跃然纸上,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把旁人眼中的逆境当作稀松平常的顺境,从容面对,不忘享受生活。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他强颜欢笑,不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不辜负大好年华。最后,我想用苏轼那首最脍炙人口的咏春词《定风波》来作本文的结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晴。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