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燃烧】谁把老实人逼疯了?年轻人的愤怒之火怎么燃起来的

  吃掉一个女孩,杀掉一个富少,燃烧整个冬夜

  沉郁幽闷的气质,晦涩静默的影像,昏昏欲睡的观众。这是李沧东导演的电影《燃烧》,它是那种让人直呼看不懂的,所谓的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典型文艺片。可是它却精准点出了大众的处境,戳中了年轻人的情绪,在我们眼前铺开了“在沉默中爆发,在沉默中死亡”的情景。2018年的电影《燃烧》,它的味儿太冲了,这股后劲足足延续至今,六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一切都天翻地覆,但有些东西好像始终没变。影片的那场人间悲剧似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那时候被称为遍布网络的戾气似乎突破屏幕沿着网线从线上蔓延至线下不知不觉又震天动地地飘到了我们身边。愤怒和压抑并存,随时在emo随处有发泄,演变成各种不同程度的自我伤害和互相伤害。

  《燃烧》好像是预言家,经过时间的陈酿和社会的发酵,它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今天工厂大门的文艺座谈会要走进《燃烧》,回到那个还在高空飞翔却不觉燃料将尽的爆发前的沉默时刻,看看是谁把老实人逼疯的,一个年轻人的愤怒是怎么燃起来的!

  1

  青年男男女女

  《燃烧》的剧情简单来说,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恨纠葛。这样的剧本在很多商业导演手里恐怕要大刀阔斧将其改造成一个激情四射、狗血抓马的虐恋故事,以吸引眼球。而李沧东冷静沉稳地抛弃那些夸张的脱离现实的虐得情深似海撕心裂肺,用最朴实的方式叙述他,将其表现得像日常会发生的生活,三个青年男女就是生活中会看到或听到的人。他用这个故事思考年轻人为何这么愤怒,社会为何这么压抑

  这三个年轻人正是社会的面向,他们分别代表了处在阶级地位、生活处境、人格、精神追求都各自不同的典型的社会中的年轻人。

  电影的女主角也是关键题眼的海美和男主角钟秀是许久不见的同乡同学,他们二人同属社会底层,靠着打零工度日,也是在一次超市活动中打工的两人重逢了。虽然有相同的成长经历,但海美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也更多愁善感,她称自己为饥渴者,她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她会为了每日只一瞬的一抹阳光而花更多的钱租一个小房间;她会为了去非洲旅游而欠下相当大的卡债。

  钟秀性格木讷不善言辞,较为自卑,梦想当一个小说家而还一直处在构思阶段,世界对他而言还是一团迷雾所以始终无法下笔。他一直在处理父亲袭击公务人员的官司,收拾已经很荒废的乡下老家的烂摊子,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关于理想关于精神,他就是一直很务实地过日子。自从二人重逢,感情进展飞快,在每日可以看到一抹阳光的小房间的唯一的那一瞬,他们发生了关系。彼此成了对方唯一的朋友,海美对钟秀来说也像照进平淡而灰暗生活的一抹阳光,给平淡而繁杂的烂日子掀起了一阵浪漫的波澜。

  富二代Ben是海美去非洲旅游碰上的,对钟秀来说他是很神秘的盖茨比,住着豪华知名的别墅,开着保时捷跑车,工作是到处游玩,过着优渥的生活,一看到他就能让人想起悬殊的贫富差距。钟秀是羡慕嫉妒恨,又自卑情结作祟,在富少面前总是不能抬起头来,他就这样一直把海美往对方那边推,自己又想靠近又不敢触摸。Ben不用花钱买每日一刻的阳光,他的住宅处处通着温暖的阳光,阳光洒向他生活的四面八方。而这种人往往内心阴暗,Ben傲慢充满优越感,动辄大谈优秀的基因,显然是个精英主义者。他在生活中已经享受到麻木了,没有什么能刺激起他的兴趣,所以他将自己视为“神”,将自己烹饪的食物称为献给神的贡品;他认为自己能主宰一切,无所不有无处不在,什么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一会儿在非洲一会儿韩国,还有逾越法律边界的习惯,影片明示的烧温室大棚;暗示的定期挑选女孩献祭“吃掉”。

  这样三种年轻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典型代表,但很多时候这三种人不会碰到一起,碰到一起了想必会激起和影片一样的火花,他们对彼此的情绪感觉也正如影片表现的。底层打工人远远看待这些富人的时候,觉得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正,对他们实际存在的剥削和奸商行为充满着鄙夷和反感。同时又受物质社会风气的影响,资产阶级营造的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又对他们很羡慕,觉得他们拥有真正的自由,认为财务自由是最大的自由,渴望自己实现阶级跃迁,成为那样一个富人。由资产阶级富人营造的世俗社会的一切关于生活水平、个人状态的比较,给资产阶级精英和富人们提供了最大的一层滤镜,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在他人感觉也是经典的成功者形象;给底层无产者带来的就是无尽的压力和不自觉的自卑。这些别墅、跑车、自信的笑容、傲慢的言论、处处是阳光生活是高地,都在告诉无产者们努力起来,向我们看齐,我们拥有一切,拥有支配一切的自由;同时又在传递一种信号,咱们是完全不同的人,我们之间的差距比我爱的小宠物和你的差距还要大,乖乖受我支配吧。这些都是拜金主义的由来,这些都是围绕物质享受和享受物质的人可支配搭建的思想意识。

  2

  走不出的海美迷思

  海美是重视精神追求胜过物质满足的人,他愿自己是饥渴者而非饥饿者。然而她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她的精神追求,她要的世界的尽头看日出,她要的阳光在这个世代都是可以买到的,实质都是建立在物质享受之上的精神满足。他攒了好久的钱又借了自己还不起的卡债终于好不容易实现一次去非洲的梦想,而对于游手好闲的Ben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生活。她作为饥饿的饥渴者,她也许是知道这一切的。所以她按照资产阶级世俗社会的要求改造了自己,首先从外貌动刀让自己符合资产阶级关于美的定义,成为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而后成为Ben的女友积极融入ben的富人圈,努力表现讲故事跳舞以逗笑ben的朋友。是的,她掏心窝子把自己的想法和自认为最感人的内心都表现出来了,她流了泪换来的不是Ben的理解感动而是作为上帝视角旁观人类流泪的又一次置身事外的高高在上者的自我满足。她心里也许还有一些不甘心,她诉说着自己无人关心孤独的心境;她还想满足自己的精神自由,她在乡下老家的夕阳下褪去衣物,赤裸上身跳了那支名为从饥饿者变为饥渴者的舞,她沉浸其中,自我陶醉。

  这最后一舞就这么成了她的绝唱,也是她一生最好也最令人扼腕的注脚。她在影片中再也没出现,除了同为无产者的最真挚的伙伴钟秀一直在找寻她,她像被从世上抹去一样,人间蒸发。她作为个人的悲剧从她在舞后上了富少的车就决定了吗,还是和钟秀重逢和Ben相遇三人碰撞那一刻,抑或是欠下还不起的卡债毅然决然去非洲就注定了?其实当她表演哑剧,说出“忘记这里没有橘子存在”,她想象一切美好的存在,她忘记自己想要的那种美好实际并不存在,她的精神追求是无根之水是四下流浪的,是依附富人以为他和自己会是一个观念,起码也能满足自己的一点念想。那一刻她就想错了,陷入迷思了,这是走不出的悲剧和困境,是属于有理想又盲目的青年,寻求偶尔飘荡在体系之外,脱离一下受资产阶级支配的状况,平生偷的半日闲便当解放的精神危机。

  海美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一个人在意,一个个活生生被抹去,也许慢慢就没有了痕迹。但她的消失却在钟秀心里埋下了种子,寻找海美和为海美复仇是影片下半段的核心内容。海美完全没有出现,但她又无处不在,这时候她比影片前半段喋喋不休地掏心掏肺还有存在感,更能让人感知到珍贵的东西没了。她作为理想主义的代表在钟秀心里以另一个姿态复活了,不是那个软绵绵的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小资海美,而成了驱动钟秀一步步向富少动刀子讨公道,燃烧这个寒冷刺骨又昏暗无光好像永远看不到天亮的冬夜的一根引线!

  3

  温室大棚保卫战

  自从ben说了自己的癖好就是燃烧温室大棚,以享受毁灭燃烧的快感和逾越法律而不被制裁的主宰感。影片下半部分,钟秀的核心任务是寻找海美和海美相关的线索、保护温室大棚不被Ben燃烧,他把精力花在了跟踪Ben、不厌其烦地巡视大棚上。正以为自己完美守护了大棚使Ben的目的落空,没想到Ben已经做到,也许这个燃烧大棚只是暗号,他真正做的是找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女孩子杀掉,将她吃干抹净,吸取底层人的精气,摧毁底层人的理想信念

  这个大棚更像一种隐喻,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温室的花朵,受整个温室大棚的庇护,透过大棚大家好像都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能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但我们都忘了这不是真的阳光;我们也忘了种在大棚里的韭菜是要被割的;世界也只能看得到而摸不着,看到了也不是真的,还搁着大棚呢,即使它是透明的,也看得迷迷糊糊隐隐约约云遮雾绕。这个大棚是貌似呵护的禁锢,它的存在象征着最后的幻想。钟秀拼了命地要保护它,也是为了维系自己最后的念想,他想总该做点什么阻止那个为所欲为的富哥吧,他想这回自己总能维护住哪怕是幻想的念想吧。可惜最终失败,富哥在富哥们打造的体系和营造的氛围中就是拥有绝对优势,草在水中只能随水流忽左忽右地摆动,鱼却是自由自在的弄潮儿。Ben和以Ben为代表的富人阶层资产阶级自认神一般的主宰存在,就是要摧毁哪怕是幻想的念想,他们不以为意,他们以此为乐,他们尤其要挑选理想青年和有趣的灵魂,这样才过瘾。

  失去了大棚那层透明的薄膜,温室花朵没有了禁锢,富家子弟也没有了庇护,温室花朵变成野草,要知道野草是坚韧的带刺的,是会狠狠地反击的。于是钟秀一直压抑的愤怒爆发了,他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所谓愤怒调节障碍的人,他觉得一切不幸都源于愤怒的失控,然而他点燃了一把无名怒火,这把火刀了富少,燃烧了整个冬夜!

  父一代,生活失意怒向苛吏去;子一代,精神危机愤而爆发起。所有的幻想、失意、精神危机、理想破灭、人生破碎都在这场冬夜里的烈火中化为灰烬,这把火还将继续燃烧,直到把天边染红,把天空照亮!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