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壬岷:被“上门接种”的98岁老人走了,谁之过?

  2022年8月6日,上海那位卧床的98岁的被“上门接种”后病危的老人,还是走了。

  7月中旬,老人的家属在网络上发声,称上海某地居委私自上门给两位90多岁的老人打疫苗,其中一位老人98岁,卧床还耳背,另一位老人92岁,患有阿茨海默症。98岁的老爷爷在接种第二天,并发症发作,被送至医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后家属找到居委质询,但居委却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参考阅读:98岁老人被“上门接种”后病危,谁之过?

  老人家属发布的那个视频中,其表示,两位老人的自主思考能力已经很弱了,是无法确认自己可以打疫苗这件事的,而居委工作人员也没能拿出老人签的知情同意书。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后,当地ZF在7月16日做出了回应。回应中称这是“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龄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提供上门接种等便民服务”。文中还表示:“在家庭保姆的协助下,医生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林某某老人思路清晰,当场提供了医保卡等材料。随后在征得同意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两位老人完成疫苗接种。”

  7月24日,老人的家属在微博表示,当地ZF的回应有不实内容。

  首先,老人的保姆当时是这么说的:“我们老家60岁以上老人,可以不打了,他们俩都90多岁了可以不要打了,两个老的又不出门。”——的确如此,两位老人一个卧床一个阿茨海默症,不出门,需要保姆照顾,如果从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出发,恐怕很多人也会认为没什么必要吧。

  其次,说医生询问了老人身体状况,判断没禁忌症。但家属表示,98岁的老人有肠梗阻心脏装了起搏器,还有帕金森等,这些都不算禁忌症吗?——98岁高龄,伴随这么些基础疾病,难道医生不认为相应的可能的接种风险也会增加吗?笔者看过一位中医医生从中医角度做出的提醒:素有心脏病患者当慎重接种YM。因为素体心脏病患者往往少阴层次阳气不足,而YM要发挥作用,依赖人体的正气。

  再有,两位老人的长子就住附近,骑车3-5分钟就可到,且老人身份证都在他那。他们却不叫家属,不知道是认为麻烦没必要还是担心家属会选择“自愿不接种”。据家属表示,当地也有“70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需家属陪同”的规定,这个规定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

  等等。

  老人的家属一直在和当地街道沟通,但一直没得到积极的回应,最终老爷爷还是走了。

  如果没有“被上门接种”,老人可能还好好地活着。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98岁的老人离世,本是喜丧,家属也并不会这么难受、痛苦、愤怒。

  这一年多来,变相强制接种的事情出现了不少,为了提升接种率,基层工作人员想了各种办法,在任务压力下,可以看得出,他们很多人或许已经无法正确理性思考了。他们认为这是“好心”,是在办好事,但好的依据是什么?该怎么判断?已经搞不清了。

  就说这件事情当中,两位90多岁有诸多基础疾病又无法出门的老人,他们不接种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多大的风险?而接种又是否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那位保姆都做出了合理的判断,为什么居委的人和社区医务人员却不能做出更有利于老人的判断呢?

  实际上,从国家公布的数据来看,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及完成接种率已经很高了,这也就表明,现在还没有接种的老人已经比较少了,越往后,越要更加慎重,因为现在还没有接种的老人,大多都是有禁忌症的,有基础疾病的。

  真的不能天然地认为,对所有人,接种疫苗都是好的,都是有利的,不能追求“100%接种”,这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

  疫苗不是唯一防疫手段,更何况新冠病毒变异这么快,现有疫苗已被证实防感染效力大大下降,不能阻断传播,而且我国还有中医药防疫,那么就不应该“盲目”地追求接种率,给基层工作人员太大压力,从而做出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

  总之,这件事应该引起更大的重视,并希望能得到妥善的解决,且以此为鉴:在推行老年人疫苗接种问题上,要更加慎重,要切实地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