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特约评论员成资深媒体人,没了官方光环,胡编还能辉煌到几时?

  胡锡进,自称老胡,是原《环球时报》总编。于2021年12月退休,在头条、微博等多个媒体平台耕耘自留地,是一位拥有超千万粉丝的网红大V。

  9月10日,突然!胡由“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改成了“资深媒体人”,去除了《环球时报》几个金字招牌,虽然加了“资深”二字,但是差距可大了去了!

  这改动挺有意思。

  之前作为“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他说的话,发的发文章,因为有“环球时报”官媒背景,而且还是该官媒的“特约”评论员,所以,自然代表了官方的立场,或者说是得到官方的认可、或者许可、甚至是授权。

  而现在,变成了“资深媒体人”,沉入互联网,成了万千媒体人中的一枚。再也不是那叱咤风云、高高在上的官媒代言人,顶上官方光环被掀掉了。

  其实,如果不是最近老胡的言论有点多,也许这一天永远不会来。虽然去年12月,老胡就以62岁“高龄”从《环球时报》总编岗位上正式退休,但他可以继续捧着“环球时报”这几个金字招牌,到处呼风唤雨,享受尊崇地位带来的优越感。

  而且,官方不跟他划清界限,除了面子之外,也需用老胡的网红身份吸粉,壮大该官媒的生威。而老胡,也继续用官方品牌加持助推形成的数据流量,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比较丰厚的保底收益。

  然而,突然这个消息一出,这个前总编的身份,悄无声息地突然丢了。

  至于为什么,背后的原因,我们不好揣度。

  目前为止,《环球时报》编辑部和胡锡进本人,都没有对取消《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身份认证做出解释性说明。依照常理分析,应该是触碰了某些底限了。

  网友推测跟老胡的大嘴啥也敢放炮的风格有关。退休后,言辞越来越尖锐,完全没有刹车的迹象,最后官方只好出来踩个急刹车,说,既然你不停,就请单独自驾游吧!

  对老胡的功过是非,网友们争议很大。

  胡锡进是少有的有中国官方背景twitter用户,他用敢说、常说成功吸引了西方人的注意,他的大嘴巴走出了国门,让世界时刻关注中国的动向与解读。

  比如说佩罗西窜台时,胡锡进就把态度立马传递到了西方,战机伴飞、战机穿越TW,击落护航战斗机等等,“动辄以发动战争相威胁”,通过解读胡大嘴传递的信息,美国官方军方当时估计都搞得一时紧张。

  不过,“击落座机”这种恐怖主义的手段,去解决外交问题肯定不行。这是一种当时解气,实则愚蠢的做法。

  再比如说胡锡进还一直鼓吹中国应该扩大核武库。在一个节目里,胡还有两外知名人士连线聊天选了这个话题,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扩编核武器库了。这个话题公开播放,有没有泄密嫌疑?目标一千枚从何说起?

  疫情话题,老胡时不时紧跟着新闻事件各种掰,蹭热度。不过多数不得要领,经常被喷得跟筛子一样。

  为啥国际局势说狠话,别人能说,胡就说不得?因为一说,“兹事体大”。说什么可让人感觉都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呢。无论对内对外,都有相当可信度,含金量,甚至可以说是官方的传声筒。所以,这些言论影响力也大,普通人容易被带着走。对外,容易引起国际恐慌,甚至打乱官方的程序,造成官方局面被动,这些并不是官方希望看到的。

  按说,出身宣传系统的干部,多年执掌《环球时报》,操刀国际局势为特色的媒体,应该有政治上超强敏感性,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说到什么程度,应该是职业基本素质,可是老胡就是这么任性,典型的思想自由。

  有人觉得他是真性情,欣赏他。别人能嘴炮,他不行,除非跟官方划清界限。既然管不住嘴,就只能接受就地割席的结局了。

  今天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胡锡进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把平台据为己用,过于任性或贪婪导致。

  看看早年的胡锡进,去南斯拉夫等地当记者,经历了波黑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是著名的“战地记者”,那些年也吃了不少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非常有能力,才最终登上知名媒体的总编岗位。然而今天的状态,颇为令人费解,难道资本流量的魔力如此惊人?

  将来,老胡没有了官方光环的加持,同时也丢掉了束缚,估计会更自由了。可以放飞自我,做最为纯粹的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只要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胡锡进虽然一直努力学会 “尽量规避风险”,但是因为是个“现实主义者“,而且”不是很聪明“,所以今天无奈单飞。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胡总(没编了)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