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卡德罗夫的怒火

  01失利

  9月30号,俄罗斯宣布吞并东乌四个州,并且宣称将使用一切手段守卫新并入俄罗斯的领土。根据梅德韦杰夫等人的解释,这所有手段自然也包括核威胁。

  乌克兰并没有惧怕威胁,而是选择在10月1日,也就是公投的第二天,对顿巴斯地区的战略要地利曼发动猛攻。

  俄罗斯国防部称,俄军已经撤出利曼,担心被包围(也有声音认为是战略性撤退)。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耶尔马克于10月1日发布了一段乌克兰士兵站在利曼入口处,举着乌克兰国旗的视频,表示乌方已经占领利曼。

  利曼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顿巴斯地区的北大门。

  沿北顿涅茨克河不远,就是著名的北顿涅茨克市和利西昌斯克市,广袤的大平原可以直抵顿巴斯腹地。如果把顿巴斯地区的核心城市比作南京,那么利曼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徐州。

  简单来说,乌军在利曼的胜利是一个阶段性战果。随后乌军使用远程武器对卢比日内、利西昌斯克、克尔米纳和北顿涅茨克四城发起攻击。

  利曼失守让俄罗斯不少重要人物很愤怒。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第58集团军前司令员安德烈·古鲁廖夫直言:“(红)利曼丢了。我无法从军事角度解释这种转变。这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不仅是军事上的,而且是政治上的,尤其是现在……问题是局势报告是谎言。这个系统从上至下都有问题。我们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力和物资被投送到利曼。如果他们不知道,情报在哪里?”

  这种批判还是比较犀利的。古鲁廖夫所说的“系统”,如果广义上来说,应该指俄军的指挥系统有问题;如果狭义理解,应该是指情报系统有问题。其实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报系统落后,导致出现很多战略误判。

  相比古鲁廖夫,车臣首脑卡德罗夫表现得更为愤怒,对利曼失利的批判也更具有攻击性,对吃瓜群众来说也更有看点。

  02卡德罗夫的批判

  卡德罗夫的批判可以概括为四点。

  1、把矛头指向中央军区指挥官亚历山大·拉平上将,说他“在(红)利曼方向的战线上部署了来自卢甘斯克和其他部队的动员战士,但没有提供必要的通信、互动和弹药供应。”

  ——这个层面,就和古鲁廖夫所说的系统问题类似。

  2、指责拉平贪生怕死,“拉平把他的指挥部迁至距下属一百公里的斯塔罗别尔斯克,而他本人则跑到卢甘斯克‘躲避’。”卡德罗夫直接表示应该“将拉平降级为普通士兵,剥夺他的奖励,并作为机枪手送他上前线,用鲜血洗刷他的耻辱。”

  ——这段批判比较畅酣淋漓,但说实话有点不合时宜。拉平是上将,卡德罗夫只是中将。以中将的身份去批判上将,让人感觉俄军等级混乱。

  3、顺便把俄罗斯国防部高层一起指责。他说他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之前他就提醒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但格拉西莫夫向卡德罗夫打包票,说拉平的指挥才能没问题。“拉平表现平庸并不可惜,事实上,总参谋部的领导人在最高层为他掩护。”

  ——这话相当于指责格拉西莫夫也脱不了干系。了解俄罗斯军政体系的吃瓜者都明白,卡德罗夫针对格拉西莫夫传递出的信号很明显。

  众所周知,格拉西莫夫是俄军总参谋长,普京的右臂;在俄军的地位仅次于普京的左膀绍伊古。

  难能可贵的是,格拉西莫夫的地位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依靠资历和实力,从排长、连长、营参谋长、营长、副团长、坦克团团长、军长等一路升迁,经历过车臣、格鲁吉亚、叙利亚与乌克兰的战火洗礼。他的最大贡献是在俄军提出并实践了“混合战争”理论。

  格拉西莫夫的军事思想在东斯拉夫人世界有广泛影响,现在指挥乌军作战的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也受其影响。

  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卡德罗夫为啥要连带他一起指责呢?这就是比较暧昧的地方。格拉西莫夫是车臣战争时的俄军骨干,手段比较狠。卡德罗夫虽然已经领导车臣归顺了俄罗斯,但对车臣下狠手的格拉西莫夫就未必心中没有芥蒂。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卡德罗夫主要是忠于普京本人,而非忠于俄罗斯;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对普京之后的俄罗斯)。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俄军会有大的调整。

  4、把相关人物从上到下批判一番之后,卡德罗夫认为俄罗斯应该考虑使用低当量核武器

  卡德罗夫这番使用核武器的建议,一方面表达出了他个人的愤怒。另一方面,则再一次把俄罗斯核威胁推向舆论中心,这给接下来的战争变局埋下伏笔。

  03变局

  卡德罗夫今年才46岁,算是典型的少壮派;但在车臣总统(俄罗斯是联邦制)位置上已经干了15个年头,也算是久经磨砺。在俄罗斯联邦内部,不论是军方还是政坛,他扮演的都是强硬派。

  乌克兰战争之初,卡德罗夫还是比较乐观的。由于其车臣子弟兵比较善于玩社交媒体,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在舆论圈中,他的流量仅次于普京和泽连斯基。

  但是在战争关键时刻,卡德罗夫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比方说9月21号,普京发表动员讲话之前,卡德罗夫就呼吁,“俄罗斯85个联邦都应该动员起来”。他的这些话相当于给俄罗斯动员提前吹风。

  当然按照卡德罗夫的设想,俄罗斯应该全面动员,但最终俄罗斯只有局部动员。也就是说卡德罗夫吹的风比较大,俄罗斯实际刮的风要小一点。

  那么按照卡德罗夫这个风向标的属性,俄罗斯应该还会继续加码。至于最终会不会出核弹,只能留给时间验证了。

  现阶段俄罗斯使用核弹的概率比较低。但是从利曼拉锯战的进程来看,乌军的战术和装备都还有较大的提升。俄军想要通过常规力量达到战略目的的概率越来越低,考虑到俄罗斯和普京本人的处境,动用核武始终都是一种潜在的选择。

  卡德罗夫出来表示俄罗斯应该使用核武,可以理解为一种放风的可能。这是最危险的一种变局。因为一旦动用核武(尽管现在这种概率很低),几乎就是掀桌子了;地球村的所有规则都要推倒重来。

  04几点浅见

  这里表达几点浅见吧。

  1、俄罗斯确实战场进攻不利,主要原因并非硬实力上,并不是俄罗斯的军人素质不及乌军,也不是武器装备差别;而是在软实力层面,而是信息支援这块确实不如北约。其实也没有办法,毕竟俄罗斯经济层面这块和北约相差甚远。这也验证了那个众所周知的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2、利曼虽然是重镇,但对俄罗斯来说,并非天塌下来。但是从失利后爆出的信息来看,俄军高层内部也非常复杂。俄军要想发挥更强战斗力,必须把内部不和谐先解决了。团结才有力量。

  3、俄军应该发挥榜样作用。当年苏军作战,政委都是身先士卒。现在俄军,需要有榜样。这个榜样需要带头上战场,身先士卒,他们可以是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也可以是权贵高官的子女。

  最后,希望核武不会出现在战场,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