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疫情说没就没了,背后发生了什么?

  前几天疫情防控还如临大敌,甚至上个公厕都得扫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没几天突然坐公共交通工具连健康码都不用出示了,核酸检测证明更是不需要了。从火急火燎地催着全员核酸到反反复复宣传不必要不做核酸,这种从涨停板一下子到跌停板的巨大变化让很多人无所适从了。

  这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巨大转变,只是在一天时间内就完成了,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想来想去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是以前的紧张是自己吓自己,突然觉得紧张没必要了。二是现在的放松是自己骗自己,突然觉得紧张没必要了。

  可以确定的是,紧张和放松不可能都是真的,总有一个假象,那么哪一种情况是假象的可能性更大呢?以这三年疫情防控中所表现出来的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来看,放松显然不应该是假的。那么我们就只能从紧张是假的这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前因后果了。

  有人制造虚假的紧张,无疑是因为紧张对其有利。紧张对谁有利呢?显然对因为紧张而暴富的人有利。那么谁在紧张中暴富了呢?有三个产业在紧张中崛起了,一个是疫苗产业,一个是核酸产业,一个是药物产业。这三个产业有点类似于接力棒的关系,在紧张中先后崛起。

  首先说说疫苗产业。

  这个产业能够崛起,离不开专家们对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执着。著名专家钟南山在2021年的时候说,中国80%以上人口接种疫苗后可建立有效群体免疫。

  国家对专家的意见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截止到2022年12月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多剂次。

  这些剂次一共需要多少钱呢?在网上搜了一下,大概是200元每剂次,乘以34亿就是6800亿。

  也就是说,专家说群体免疫对防疫有利,可以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国家就支出了6800亿。国家对人民是负责任的,专家对人民是负责任的吗?

  在80%以上的任务完成,所谓的群体免疫屏障建立之后,专家们又说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那么问题来了,不会经历感染的那百分之一二十,到底是打了疫苗的人还是没打疫苗的人呢?

  群体免疫有没有效果,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6800亿已经催生了疫苗上市公司业绩的暴涨,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股东的暴富。为了推广群体免疫,有没有人制造紧张的假象来迷惑国家,误导国家的决策,大家各自判断。

  再说说核酸产业。

  核酸产业是一个规模比疫苗产业还要大的产业,我们先不说核酸检测曾经有多贵,就按最近的最低价格3元/人次来计算,全国14亿人民做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的支出是42亿,做10次就是420亿,做100次就是4200亿,做200次就是8400亿,你做了几次了?

  如果算上不混管单次做的,以前高价时候做的,这是一个万亿以上的产业。无怪乎相关产业公司喊出了核酸盛世的口号。堪比印钞机的产业,谁不爱呢?这么好的产业,怎么能停呢?

  核酸有没有效果,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上万亿已经催生了核酸上市公司业绩的暴涨,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股东的暴富。为了推广核酸检测,有没有人制造紧张的假象来迷惑国家,误导国家的决策,大家各自判断。

  最后说说药物产业

  疫苗和核酸有没有控制住疫情呢?从遍地开花的疫情来看,肯定是没有控制住。以后还能指望他俩消灭疫情吗?估计再傻的人也没有了这个想法。国家花了几万亿,疫情怎么会越来越严重呢?这到底是不是个假象呢?试试就知道了,然后就真的试试了,防控政策一夜之间大转向。

  这个转向让习惯了紧张的老百姓突然没有了安全感,于是相关预防和治疗药物销量突然暴涨,各地药店缺货的缺货,涨价的涨价,各地的百姓抢购的抢购,囤货的囤货。

  莲花清瘟是苦寒凉药,而新冠病毒是湿寒邪,从中医医理上来讲是不对症的,它不但不能克制病毒,还会助攻病毒。也就是说,如果用它来做预防药的话,本来不容易感染的,吃了之后反而更容易感染了。

  为什么群众会有这种焦虑和恐慌,以至于什么药都想囤一把呢?这种紧张和专家对未来疫情的悲观判断有很大关系,专家们说,未来一到两个月,或将出现大规模疫情冲击。老百姓听了怎么可能不紧张,又怎么可能不囤药呢?如果全国人民都饭后来一粒,这又是多少万亿的产业呢?

  药物有没有效果,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未来的钱景已经催生了药物上市公司业绩的暴涨,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股东的暴富。为了推广防治药物,有没有人制造紧张的假象来迷惑国家,误导国家的决策,大家各自判断。

  2020年是抗疫,后面两年是赚钱,三波暴富浪潮,是国家的痛,人民的痛,希望不要再有第四波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