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谁人不识/是“孔乙己”?

  就为了1个“孔乙己文学”,G媒也下场搏杀,颇有2年前“丁真、做题家”之风。

  但U1S1,人家G媒所言也不尽全是扯淡,你细品一下那还是有点道理的。

  先别急着喷在下,你听我给你编。

  G媒说,孔乙己的悲剧是放不下读书的架子,被那1件长衫给困住,我深以为然!我也发自内心的认为:我们年轻人的的确确要褪下“长衫”,把双脚踩进泥土里做学问!

  按惯例,我跟大伙“编个故事”。

  早些年我跟同事参加了个农业活动,就是一些体验项目,自己种菜、摘菜,还有什么施肥、除草这种活。种地这种事,你只要想学,入个门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一帮同事听老农民老师傅讲完了以后,就下地了。因为是新手,有些男同事锄头不会用,挥锄头挥了半小时,手上就起了泡,磨流血,然后就说要创可贴。有几位女同事就是锄几个草,太阳太晒,就赶紧往回走,说要回去吹空调,怕晒黑了。

  回去时在大巴上,他们有人谈论:还是莫言、芳芳说得对,书写得好啊!我们这些人跑去种地,有什么好种的?!

  种了半天地,就领悟到这种水平,这种人读再多的书都TM是个糊涂蛋!

  就你金贵,就你小公主小少爷,就你身娇体贵,就你不能挥锄头是吧?锄2亩地,割几根草就嚷嚷着“伤痕文学”了是么?

  我说这个意思,大伙千万千万不要误解。是我在实践中我发现无论是微信群里群友的键政扯淡,还是当面直率的交谈,我们有些人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学历、知识储备的差异,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脱离实际,闭门造车。

  这种我真遇到过,比如有些人看过2本西方经济学就不得了了,就觉得西方经济学就能治天下,还言:“你今天碰到的问题去看看西方经济学就什么都懂了”。

  这纯属就是放屁,

  我稍微展开聊几句。

  就拿最典型的就业,咱现在“孔乙己文学”源头不就是就业问题么,毕业生找不到活干,怎么办?

  而且最近还有段子在传,说是在广州,外卖小哥都饱和了,在北京,硕博毕业生超过本科毕业生,你瞅瞅。

  好,你去学西方经济学,咱不提人家是掠夺起家,咱就说,我们中国16-59岁的劳动人口是多少?9.53亿人,可是欧洲呢?欧洲总人口也就才7亿人。

  所以你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借鉴西方?别说解决9亿劳动岗位,你就是给我解决一半,4.5亿劳动人口,在这个星球上有过成功的先例吗?你欧洲有这能耐解决吗?没有我干嘛要听你的?

  再说农业,有些人一谈到农业就想到北美大平原,人家是大机械、大农场,真过瘾!咱中国应该借鉴!

  可我们能借鉴吗?你只有实践了你才会发现,全国各地尤其是以云贵地区,“碎子地”极多;就是受制于各省各区地貌限制,自己分的土地都是碎片化的,这里一片,那里一块,根本不具备大机械大规模种植条件;且不提还有硬地软地之别。

  即便就算华北平原地区,你当人家不知道用大机械么?实操起来发现,我把机器搬到地里,我种地的利润根本覆盖不了我机械持续投入的成本,种地本就是亏本,这地是越种越穷;此情况在美国也很多见。

  所以农民只能是个别类目能做到大规模机械化,比如种个大葱啊、红薯啊,这是可行的。

  我说这些意思是在于,脱离实践的学问,再高真就是个“孔乙己”。以为看了2本破书,考了2个证,就自诩为什么知识分子,就自以为你懂中国。

  我对有些人当面也讲过这话,我说你不把双脚踩进泥地里,你不走进工厂车间,你千万不要跟我谈你懂中国,你不懂,差得远!

  就1句话:读书要跟劳动结合,知识分子要跟工农结合,如此,方是社会主义教育,方为社会主义知识分子。

  但是,我终于要讲个“但是”,但是,我前面也说到了,这是社会主义逻辑,还是那句老话,你不能在今天用上过去标准啊!

  今天体系下读书是为什么?别跟我提理想,咱就说透一点,那就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车房,都直白点。如果读书不是为了体面的工作,有个车房钞票,那这书不读也罢!

  就说现在,我楼上的邻居他家小孩,每天7点多出门,都跟我差不多了,晚上9点多我到家都吃完饭了,他才从补习班回来。

  娃娃这么累图啥?

  因为他爱学习吗?

  尤其是内地中原、两湖两广、西北、还有江苏跟山东,基本都是出了名的“卷省”;你去问问那些父母,把小孩往死里逼,拼命鸡娃,什么“望子成龙”什么“把家族兴起都寄托在他身上”,都图啥?不还是想将来有个好工作,能赚大钱吗?

  就像前两天有个段子,说是地铁上有位妈妈教育孩子,若是不想再这样挤地铁,唯一出路就是读书。旁边有位老哥说话了:我TM就是985的,挤地铁已经挤了5年,别听你妈的,差点去打螺丝,好点跟我一样,一起挤地铁。

  可在今天,对面的突然告诉我们,要脱下“长衫”,要放下架子去打螺丝,请问,家长过去长达20余年的教育投资成本谁给报销?小孩本该四处撒欢乱跑的童年被按在桌子上做题,这账又该怎么算?

  家长投了那么多钱,小孩几乎没童年,20年后你跟我说进工厂打螺丝,这话说出来自己品品有说服力吗?

  光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是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所有的教育宣传、社会宣传全都是教你要脱离工农,脱离底层,要当人上人。在实操上,工农的权益又没法保证,所有人只能一门心思,非要在那独木桥上卷个高低。

  在当年,当工人那是要过政审的,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当的,可后来却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当农民工去!

  在电视上更是不遗余力引导;在敞亮的办公室踩着高跟鞋,说1句中文夹2个英文单词的“商业精英”成了所有人的奋斗标杆。

  看着那些“精英”,

  人人不由高呼“大丈夫当如是也!”

  另一边在经济上又不保障工农最基本的权益;比如前两天在广东广州,某个单位的小领导冲着环卫工大吼:

  “你再给我顶一句,我立马让你走!”

  “罚500!”

  “罚1000!罚单开起来我签字,

  造反呐!”

  还有我之前苟在1家小单位,那里面人事吐槽工厂里工人讨薪,言:不行了叫保安过来,1个小工人他神气什么!

  这是原话。

  所以工农现状至此,在舆论上又如此卖力引导,那所有人都没得选了,都被顶在风口浪尖上,不卷出个死活,谁都别想下桌。

  可这一切,能怪“孔乙己”们么?

  在今天来说,“做题家”毕业后化身“打工人”,一天到晚加班、996这本就是踏实的表现,今天的情况分明就是“祥子”太多,“孔乙己”太少。

  当年那句“祥子,你买车的钱攒够了吗?”换成今天你猜该说什么?就像知乎上有位作者总结的很好:

  考公考研2战3战是孔乙己,考上了是范进,放弃了进场打工是祥子,买了房就成祥林嫂了。

  我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说的要褪去“长衫”,是要说明,只有放下架子,你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调研,你才能认识到1个真实的中国,这个“真实的中国”你在任何教材都看不到。

  不褪“长衫”,终其一生都在臆想,褪去“长衫”,是为了帮你看到1个真实、残酷的现状,的的确确能提高你的认知水平。

  但是,提高认知水平不代表就能快速提高你的生活水平啊!

  在今天,人们读书就是为了卷到好工作,奔个好前程,读书就是=车房。连续20多年砸钱啃书,啃到最后就是去打螺丝,还被那些个小领导怒喝“你再给我顶一句,我立马让你走!”,如果这就是结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TM谁能接受?

  这个时候的“长衫”坚决不能褪!

  退一万步,好,就算打螺丝也不是不能打,如果打螺丝能有保障,能被尊重,能体面,能有点发展,今天打螺丝,明天学技术,后天去考证,我估计根本不用宣传,年轻人争相恐后去“打螺丝”。

  可现状呢?曾经有1位打工诗人写了1首诗,叫《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诗中是这么写的: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他们管它叫做螺丝

  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

  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

  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此诗作者名叫:许立志,曾用笔名浅晓痕,广东揭阳人,中国当代诗人。2010年开始诗歌创作。

  2011年初,进入深圳富士康工厂成为1名流水线工人。2014年9月30日,他从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17层楼跳楼身亡,终年24岁。

  如果一定要进厂打工,行,

  麻烦请终止这些悲剧,

  再不济,把这种事给铲平了也行啊:

  让他们能有个“人样”,这事不难。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