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西安创文禁止村民栽种瓜果蔬菜,到底是谁的馊主意?

  
网传图片

  4月1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西安市鄠邑区一村庄发布禁止栽种带藤类、插杆类蔬菜瓜果的倡议,严禁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菜。鄠邑区委网信办相关人员随后回应称,已要求该村村委会纠正不当倡议,同时对村干部进行批评教育。

  网友提供的“禁止栽种蔬菜瓜果倡议”截图显示,该村按照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严禁各位村民在各家房前屋后种植带藤类、插杆类蔬菜,如黄瓜、西红柿、丝瓜、北瓜、西葫芦等,“村委将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直接进行拆除。”


网传图片

  看罢此消息,笔者倒吸一口冷气,原来在西安某些基层干部眼里,是否文明是用种不种菜来衡量的,这智商还能扛得起为人民服务的大旗?为什么相关地方形式主义 ,假大空为官一任 ,不造福一方却想着整天劳民伤财的创文,这到底是为了人民服务,还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抑或是为了奖金?这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现在创文已经开展到农村了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的提议,还是不是人民的干部?还是不是基层干部的作为,还了解农村的生活习俗吗?简直让人震惊!如果老百姓不能种蔬菜,那么他们吃什么?难道西安鄠邑区村干部都不食人间烟火?都是喝西北风长大的?笔者不明白这样的创文是否真是村干部因落实个人管理责任迫而提出的不当倡议,还是地方创文的形势所迫,压力层层传导,导致村干部不得已而为之。笔者相信,村干部扎根农村土壤是知道蔬菜瓜果的种植条件,不会出此昏招,只有那些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食人间烟火的干部们,看农村哪里都不顺眼想出的“村容村貌”。

  创文禁止村民栽种瓜果蔬菜,村干部是不是“背锅侠”笔者不知道。但有关部门应该据实厘清真相,因为这关系到干部的作风问题,干部的能力问题,如果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的人也当村官,西安看来是对三农工作的严重不重视,村干部完全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农村的生活实际需求,这样的村干部难道发现问题就仅仅通报批评了事?这可是对西安形象影响极大的热点事件,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荒唐到如此境地,不该出现在西安这座文化古城,同时也贬低了那些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村干部智商,

  为什么一个村级的干部会出一个这样的一个“奇怪的倡议”呢。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智商真的有问题,这值得怀疑!但是,我们回头看看西安这几年的奇怪现象也很多,是舆情高发的城市。笔者认为这是西安的大环境的问题。本来就手握着大好的旅游资源,最后反而没有能够做好自己的基础服务,从而影响到了整个西安给人的外部形象,之前的“一根碗底面”就是最好的例子。十几年前,西安和成都几乎是差不多的经济水平,但现在看看呢?两者的差距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了。

  说点题外话,西安的资源少吗?不少,最起码旅游资源上非常丰富,文化相比成都更加厚重,尤其是这些上千年的“历史故事”,都在诉说着西安的“厚重”,但是,西安的旅游口碑和网友的风评没有成都好,这是事实,为什么西安的干部不反思?风评对于一个城市有多重要,我想不用过多的赘述,特别是对于旅游城市来说就更重要了。

  屡屡的负面舆情缠身,也让西安成为一座被当地人戏称从不在乎网络舆论的城市。很多热议爆量之后,地方也顶多发一条简简单单的通告匆匆了事,不细致不妥当,经不起推敲也是西安应对舆情的糟点所在。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西安是一座自带流量的城市,周秦汉唐,赫赫有名,哪个不知哪个不晓,所以许多人说西安仍然吃着一碗“先人”留下的饭。但是创文不能反智,有问题更要有担当,村容村貌要搞好,这也是客观事实,但和“栽种蔬菜瓜果”本身就不冲突,笔者猜想是因为不符合某些上一级领导的“审美标准”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倡议。

  一座城市不但要有人间烟火气,而乡村,则更需要有人间烟火气,这是简单的道理,为创文就折腾老百姓,那种通过伪造评出来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而是文明的异化。创建文明城市要顺应民意,结合实际,固强补弱,在提高城市的“软实力”上下功夫,多点责任,少点折腾;多点解难,少点干扰;多点务实,少点虚假,才能让城市文明之花在市民心中自由开放。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