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由之说:中国面临的反间谍斗争形势“严峻复杂”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在“八一”建军节这天,中国国家安全部的首篇公号文章《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意义特别。但无须与互联网上的传言作过度联想。

  从现实情况来看,也非常有必要敲敲警钟,做点“抓间谍”的全民舆论动员。

  据说文章发布以后,美国国务院出来对中国的反间谍表示“担忧”了。

  环球时报在评论美国政府如此的“过敏反应“时说:“他们之所以如此高度关注中国的反间谍行为,恐怕也跟他们心里真的有鬼有关系。”

  情报工作历来被美国视作维护其霸权的推行工具与利器,为历届美国政府所重视。据说美国有十八个分属不同部门的情报机构,从事领导美国的全球间谍活动。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美国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简称NGO)以及发达的媒介传播业,这构成了庞大的美国全球情报工作体系。

  前些年,随着斯诺登、阿桑奇们的曝光,撕开了美国中情局的邪恶的神秘面纱,让世界知道“老美”在互联网“线上”的窃听活动有了“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深刻印象。美国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起底优势,几乎监控了全球所有国家也包括美国自已的所谓“盟友”及其领导人,德国的前总理默克尔、法国的总统马克龙等等都在美的监视监听之列,便可想而知。而对中国的间谍、渗透、破坏活动恐怕要追溯到中共成立的那刻起……

  这些年来,作为美国对华长期敌视 的一部分,美国等境外间谍机构其中包括“五眼联盟”针对中国这个“被定义”的“战略竞争对手”的间谍活动更加肆无忌惮。美国除了军事上派舰机直接在中国周边公开“抵近侦察”之外,最近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国家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眀显加强甚至“很猖獗”的这种说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印证:

  一是可以从近期中国国安部门公开披露的多起美国为首的对华间谍案或在互联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后被证实的那些震惊的间谍案传闻中得到某种印证。这几年国安部门在隐蔽战线“挖啊挖啊挖”,终于挖出了不少大的“鼹鼠”。令人触目惊心。

  二是可以从中国国家安全部的首发的这篇公号文章中关于反间谍安全形势分析与安全形势判断中找到肯定的答案;

  实际上,形势远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更复杂、更严峻。注意到,这篇公号首发文章对“反间谍”形势的估价或描述用了“严峻复杂”四个字。

  三是可以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不久前公开声称的“美国在中国重建间谍网络方面取得进展”这一“不打自招”的狂妄说法中直接得出结论。

  据说,美国在华的间谍网络在前些年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与破坏“,如今从伯恩斯那里“确认”得到了“重建”,说明中国今后“挖间谍”工作任重道远。其实,美国驻华大使馆一直在招募“普通话”的间谍,而且很公开。

  三是可以通过“常识判断”得出结论。我们之所以要选择相信国家安全部门它作为承担并履行国家反间谍使命的专门工作机构所发布的信息,是因为再没有比他们更权威地能够第一时间地掌握境外间谍机构在华“策反”、“渗透”方面的基本信息,作为国安部门他们掌握的“内部情况”自然更多、更具体,也远比电影、电视剧中的“谍情”更“惊辣”更“刺激”,只是出于隐蔽战线工作的特殊性与厉害关系考虑,不便过多对外披露而已。“形势严峻”的背后则是较量无声。

  所以,现实与常识同时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因为信息不对称就据此认为不存在或若无其事而放松该有的警惕。现实残酷地提醒我们,其实,间谍也许就在你我身边,这颠覆了我们的想象。仅举二例:谁知道作为中央级党报的某报评论部副主任的董郁玉就是一名日本间谍!谁知道央视主持成蕾也是一名外国间谍在央视卧底了18年!对于这样的重要的“举旗帜”岗位“被渗透”,并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与身边,他们用耀眼的公众人物形象光环遮掩了真实的间谍身份,蒙骗了太多的人,真是令人不可想象,几乎没有人不感到震惊,不得不颠覆我们对人性、复杂性以及关于“忠诚与背叛”的已有认知。

  此外,我们还对那些发生重大间谍案的组织部门的“用人失察”也感到特别不可思议,证明我们对一些厉害岗位的用人考察存在“漏洞”,也提醒作为同事们的平常警惕性则是非常不够的,也证明他们的“渗透”是多么的“猖獗”,有些人的“隐藏”则是多么的深!为吸取教训,建议今后提任特别重要岗位的干部要进行“反间防谍”审查,要有国安部门的把关,

  综观严峻的国家安全复杂形势,为保障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加强法治建设,势必通过立法加强反间谍工作,并通过案例宣传来提高全民的反间谍意识。

  作为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深化反间谍斗争、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这也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部分。在法律义务上,明确“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警惕“国门”之外的圈套陷阱,认清网络伪装背后的间谍行为,特别是要识破一些非传统领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如一些组织和人员,打着境外非政府组织、调查咨询公司、高科技公司等旗号,从经济、生物、科技等领域入手,妄图在我国人权、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作文章”,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新的危害。

  今年五月,上海警方突击搜查凯盛融盈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逮捕了部分员工。这家公司名义“咨询“公司拥有超过1000家客户,建立了三十万人的庞杂“专家咨询库”,有的“稀里糊涂”当起了“间谍”,有的“一不小心”干起了情报收集“变现”勾当,发人深省,危害极大。这种不易察觉打着“咨询”名义的情报收集,实际上属于“非传统领域”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新手法”、`“新花样”。

  因此,面对隐蔽战线的斗争的复杂性,抓紧贯彻落实《反间谍法》,筑牢反间防谍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乃当务之急,工作推进上需要与时俱进、多措并举、齐抓共管。

  当前,世界处在动荡变革期,“变乱交织”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央高层反复提醒我们,必须对前方复兴路上可能遭遇的“风高浪急”与“惊涛骇浪”保持足够警觉。其中统筹发展与安全已经上升到首当其冲的战略高度,变得刻不容缓。

  对于“国家安全“的概念,放在当下中美激烈博弈、全球、地区形势严重不稳定、未来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则已经“泛化”成一系列包括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等在内的关于战略层面的种种“国家安全观”,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平衡”重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好好反思民族历史上的“汉奸现象”。汉奸与间谍,身份一孔。“汉奸现象”的繁衍,必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成因和心理文化原因。

  前几年,解放军报发表长篇署名文章:《历史的拷问》——抗战期间“汉奸现象”的文化透视与现实反思。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汉奸的本质特征是背叛、出卖民族利益。汉奸的繁衍,反映出我们民族的核心凝聚力和精神支柱出了问题。”今天,以余茂春们为代表的“新一代汉奸”以及在政商两界存在的一心为外国利益服务的“买办阶层”——我把他们称之为“准汉奸“就是明证。他们中的许多人把“护身符”放在国外,把市场放在中国,干着“掏空中国”、“背叛民族”的勾当,为正直的中国人所不齿。而曝出的系列毒教材的背后,肯定有“文化汉奸”的存在。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作为千古之训,犹须牢记。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