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由之说:关于写材料的基本功

  读了下文,引发一点写材料的感触。在媒体混了很多年,有个观察是:写新闻的不一会写材料,而写材料的不一定会写新闻。

  虽然两者都依赖文字功底,但不完全是一码事,写好也都不容易。长期在媒体工作,还有一个观察是:学新闻传播的“上手快”,而学汉语言中文的则“走得远”。

  在有点象机关性质的媒体里工作,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很多同行认为,写材料比写新闻还要难。结合平常职场发现、机关里找个会写材料的“笔杆子”还真不容易,公文写作要中规中矩,格式非常讲究,表达逻辑与新闻逻辑是有差异的,太有写作约束,这不大符合新闻人的相对比较自由的写作习惯。前几年,几千人的诺大一个媒体,领导还要在外面“物色”写材料的笔杆子,说明会写材料的成了机关里的“香饽饽”。

  写材料有很多体裁类别,尤其是写大领导的讲话稿,颇见功力。需要在立意站位、主题表达、逻辑表达、风格表达、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其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思想水平都要有“领导高度”,甚至还要把“领导高度”再“拨高”一点,让讲话“出彩”。领导“高屋建瓴”、听者“如雷贯耳“。通篇讲话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成为“材料经典”,可能是笔杆子写作的最高写作境界了。这非常考验笔杆子的观察力、领悟力、思考力、创意力、表达力、驾驭力、写作力等综合能力。当然,文字能力之外的调查研究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功,写作必须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创作,不能“闭门造车”!

  其实,写作力的是一个笔杆子认知水平的体现,其背后是认知能力的支撑,写作技巧才是次要的。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认知能力的成长呢?说明人的认知力很重要,是写作的根本,写作不过是认知力通过书面形式的某种“思想输出”而已,有个理发店里对联很有意思,上联:虽是毫毛技艺,下联:却是顶上功夫。一联道破了“技艺”与“功夫”之间的关系逻辑。

  据当今官场观察,有许多大领导都是秘书出身的,或者换句说,秘书的“仕途”一般发展不错,这不只是因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官场人脉优势与权力运作,还在于他们的先天与后天具有的认知力可转发、可提升为一种难得的“能说会道”的领导力。其实,大领导升迁曾经的“秘书履历”或者“办公室主任履历”都值得研究。

  进入职场,公文写作是一项起码修炼;而进入官场,演说则是一项高级修炼。所有的政治家,无一不是演说家。故写作与表达,对职业发展很重要。在流量变现的时代,文案,决定吸粉量,决定互联网的影响力、传播力与生产力!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