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由之说:注意:各级党委必须扛起领导备战打仗的政治责任

  今天,央广军事栏目转发解放军报的文章:《各级党委必须扛起领导备战打仗的政治责任》,我想这不应理解为单是对军队各级党委说的,也应理解为对地方各级党委说的,将“扛起领导备战打仗“作为全党的政治责任这个提法放在当下,也不为过。

  近日,习近平对全军党的建设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其中特别强调:“抓备战打仗能力”。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考验,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是党中央对世界局势发展与世界格局走向所作的总的判断。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如今,形势变了,主要矛盾的方向也变了,国家安全被历史地凸显出来,这是不以我们发展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把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加以重视,全党必须提高国家安全的政治站位,提升统筹驾驭复杂安全局面的能力。

  当前,中美关系的生变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成为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媒体与战略界关注的焦点,中美关系被视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数与最大不确定性。管控中美关系或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的努力虽然一直在中美之间进行,但仍然扭转不了中美关系断崖下坠的态势,眼看中美关系走到了“悬崖边上”,擦枪走火的概率将大大提升。

  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认为:“国家间爆发军事对抗与冲突的风险显著增大,大国间危机管控难度亦同步抬升。”延续500多天的俄乌战争尚不知道以什么方式结束,随时有可能升级。

  百岁的基辛格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就中美关系发出的“严厉警告”,代表了世界有识之士的集体忧虑。但究其中美关系生变造成当下困境的责任与当今世界致乱的根源来说,无一不是指向了美国以及美国的对外政策。王毅外长这次在新加坡访问时一针见血给美国下的定论是“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在去年的年终稿《2022年全球军事与安全形势综述》中写道:“美国政府陆续发布新版《印太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等文件,鼓吹大国竞争已成当下全球地缘政治最显著特征,提出聚焦“主要威胁与挑战”,秉持“先亚后欧”策略,强化印太与欧洲两大地缘板块协调与联动,以维持自身霸权地位。”

  这些战略文件公开提到美把印太地区视为首要优先关注区域,持续调整地区军力部署,并以南海、东海、台海等地区热点问题为抓手,以“多圈层、网络化、套嵌式”安全架构为依托,对华实施战略试探与极限施压,妄图收紧扎牢对华军事遏压包围圈。美在其“印太战略框架”文本中还提到三大要点围困中国,第一是不让中国在第一岛链内有持续海空优势;第二是保卫第一岛链内的台湾;第三是要主导第一岛链以外的所有领域。所有最新的战略感知表明:我国来自各个战略方向的军事压力正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安全形势背景下,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增加了防务预算投入,都在强化军力建设,尤以美日为甚。

  鉴于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发生的深刻变化,《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对中国军队在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作了新的定义,提出了“四个战略支撑”。一是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二是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三是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四是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随着我国国家利益快速向海外延伸,我国的安全和发展同外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支撑国家持续发展的巨大海外利益格局。这就要求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安全保障就必须跟进到哪里。

  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对标军队使命任务的“四个战略支撑”,聚焦备战打仗的政治责任落实,无论是军队各级党委还是地方各级党委,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亟待补齐备战打仗的“短板“与“弱项”。作为当务之急,一是全党必须深化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提高对国家安全的重视程度;二是必须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与国防动员;三是必须加强新形势下作战理论与作战样式的研究;四是必须加快新军事技术装备的投入与研发;五是必须加快装备转发为战斗力的进程与加大军事训练力度;六是必须加快、加大战略储备速度与力度;七是加快构建完善军地、军民协同作战指挥体系;八是必须加快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平战两用”应急能力建设;九是必须加快我国军事工业能力与潜力的模底;十是必须加强对外情报收集与对内锄奸、反间防谍力度。十一是必须加大国际与国内统一战线力度,凝聚团结的力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总之,各级党委必须“立足于战”,扛起领导备战打仗的政治责任,夯实备战打仗的举国保障基础,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确保打赢!这贯穿了“止戈为武”的备战逻辑,也贯穿了“敢战方能止战”——战争与和平的深刻辩证法。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