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6日,习近平在结束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回到国内后,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
当前,党中央的治疆方略集中反映在“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这二十字方针上。
如何理解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呢?只要我们看看新疆在祖国版图的区位,看看新疆的国土占比,看看新疆的基本区情,看看新疆的物产丰富,看看新疆地缘政治价值,我们不得不对新疆在“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一论断表示深刻认同。
新疆历史上纳入中国版图,是西汉王朝征服西域大业讨伐匈奴开始的。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之后,新疆在清朝再次回到中国的主权手里。
新彊古称“西域”,有国土面积166.49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目前常住人口有2587万人,边境线5600多公里。新疆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十字路口”,是名符其实的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文明、西亚伊斯兰教文明等都在此交融。这里还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陆上必经之路。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推进,随着世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新疆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地缘政治价值正日益突显。
于是,我怀着历史的感恩,想起了历史上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那些封疆大吏与功臣们,对他们真要保持一种历史的肃然起敬。其中以历史上湖南人的贡献最为功不可没。有人说:“没有湖南人恐怕就没有今天的新疆。”这并非言过其实。
随着收疆、治彊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我们去看看那些历史画卷中的风云叙事吧……
老夫聊发左宗棠,抬棺战死定收疆;虎口夺食曾纪泽,收回伊犁义凛然;湘人司令陶峙岳,策应起义不流血;十万大军王震领,建设兵团八荒垦;八千湘女进天山,地窝子里不畏难;杨勇司令赴新疆,多事之秋大任杠……他们都是湖南人的骄傲!可以说,新疆近代治乱兴衰历史的背后,有一个“血性湘人”的传奇存在。
说起新中国的治疆方略,我们有今天的收疆、治疆、兴疆大格局,首先离不开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深邃思考与深谋远虑。毛主席当年要王震的十万大军就地转业,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的战略太英明了,这是一盘大棋。这或许是毛主席受汉朝的“驻兵屯田”思想的影响与启示所作出的英明决策。历史上有记载,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首开一面戍边,一面屯垦之治疆之先河。
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又处在多国觊觎虎视眈眈之下,必须把稳疆战略放在优先,建立新疆建设兵团这种“双重”体制,兼顾了“稳疆”与“兴疆”的战略考量,但当时遇到一个头痛的问题便是军人转职后的“成家”问题,于是有了王震回湘动员“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历史佳话,那时条件是多么的异常艰苦,她们都住在“地窝子”里,周边荒无人烟,连吃水也十分困难,她们硬是把青春甩在了新疆那片荒漠里,把爱情献给了戎马一生的军人,她们、他们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出一个“风茫茫,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富饶新疆,历史真要感谢几代生产建设兵团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还要感谢新中国那些治疆方略的制定者、实施者,使得今天边疆无恙,荒漠变了绿洲!
再说中央的“嵌入式”援疆决策。1996年,为促进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中央作出了开展援疆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1997年,首批援疆干部进驻新疆,拉开了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大幕。先后有十一批援疆干部支援新疆建设,成为全国助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口帮扶强大力量。
如今,新疆的区位优势进一步让新疆的战略地位抬升,让新疆的地缘政治价值的张力不断释放。规划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就在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德尔港,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破解我国的“马六甲之困”,打通连接印度洋的陆海通道,是一个绝佳的替代方案,天赐我也!
注意到,这些年,国际上一些不怀好意的反华国家与政客经常拿新疆“说事”,这是别有用心的,“7.5事件”后,中央加强了新疆的治理,成效非常明显。目前,新疆越来越稳定,发展越来越好,治彊越来越有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