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陈曾明:记仇与报仇,报仇与雪恨

  10月10日,一段近日山东某中学运动会上中学生表演的“刺杀安倍”视频,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视频显示:一学生在两旁学生欢呼中站在椅子上发表讲话后,另一学生举起类似“手枪”物品对准讲话者,并上前“补枪”。后发言者做倒地状,旁人上前追堵“开枪者”。另有学生举起写有“两声枪响尸骨寒,污水排海遗后患”的横幅,围观者欢呼鼓掌。

  .01

  没曾想,这段视频随即引发了线上线下的激烈争论,有人叫好点赞,有人担忧漫骂。支持学生表演的“抗日”的和反对学生表演的“亲日”的,吵得不可开交。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些是“乌烟瘴气”的东西,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国内某大网站10月15日刊发了题为《中学运动会表演“刺杀安倍” 评论:警惕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的评论,对这样的行为表示了很大的担忧---

  5天前-山东枣庄一中学运动会上,部分学生表演起“刺杀安倍”的节目:一学生在两旁学生欢呼... “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若任由此类网络舆论发展下去,这...主张对日和平友好,不要在民间播撒仇恨日本的种子,以免影响中日关系,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民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诸如此类吧。

  针对社会舆论,枣庄市教育局回应称:“他们(学生)的做法也不一定对,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他毕竟是个学生。”

  .02

  那么山东枣庄中学生运动会上学生们的这种作法究竟对不对呢?学生们真的犯了错误吗?

  首先,刺杀安倍这是历史事件,不是中国孩子们凭空杜撰出来的,这是日本社会发生的真实的事件。影视戏剧、文学作品对于历史事件的演义、再现、表演比比皆是,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这般,本来就不需要大惊小怪。

  当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失败后,全日本的孩子都在玩“击沉定远”,也没见日本教育局说什么,也没有听说日本人有什么不适。当年日本举国狂欢、举国狂喜。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后人也在不断重演,美国国内谁不高兴了?怎么中国的几个中学生表演一下刺杀安倍,就是毛病,就是问题了,这些中国人怎么了?非要这么精日不可、替日本担心?

  其次,安倍不是中国人刺杀的,刺杀安倍的恰恰是日本人。说明安倍在日本国内也不得人心,至少有人一定要他死。非要置之死地。

  其三,那么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对日本的安倍仇恨呢?我举几例: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在二度执政一周年的纪念日,以首相身份赴靖国神社正式参拜。对于日本各界的指责和国际社会的谴责,他毫无悔改之心,反而强词夺理、罗织各种理由来为其行为狡辩:一是向为日本献出生命的人表达尊崇的心情;二是向“英灵”汇报政权一年来的表现;三是甲级战犯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正确,本质上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四是“侵略问题”还未确定是否真的存在。安倍晋还借中日争端,升级宣扬“中国威胁论”,渲染中国的威胁,强调周边态势的紧张程度,为新安保法案的实行、加强日美同盟、扩充军备、修改和平宪法、实现国家正常化铺路。2015年7月16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安保法案。同年9月17日,参议院通过了该法案。该法案,扩大了自卫队的活动范围和可使用的武器范围,缩短了派遣自卫队的时间,使自卫队作为美舰的防护成为可能。

  “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中国某知名网站上刊发的专家的言论非常贴切,安倍之死怨不得别人,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

  其四,山东枣庄中学生表演的“刺杀”并不是要宣扬刺杀安倍,而是借此借机表达对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强烈不满和强烈愤慨,警告日本反华政客。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可喜可贺,勇气可嘉,有的人为什么还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说三道四呢?我不明白。难道日本的罪行不能谴责、不能抵制吗?

  .03

  10月15日视频网上发了一则《感谢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中日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世世......》的视频,她谈的是中日问题的,我觉得这位女教师的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日本的认识,因此,我把这位课堂上发飙老师训斥学生的发飙话摘录如下,让我们共同聆听一遍。

  今天我在课上讲到了帝国,有很多同学提到了历史上知名的帝国。有同学提到了大日本帝国,提的时候......还在嘻嘻哈哈(指学生)!(拍桌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你们知不知道你们口里说的大日本帝国是建立在摧残侵略、屠杀了3500万中国同胞基础上的。350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举国灭亡。这里面就可能有你们的前辈,你们的先辈。想一想,如果你们的家人、你的父母被人屠杀了,被人欺辱被人虐待,这是什么?这是杀父仇人,血海深仇。对于这样的仇恨我们怎么能忘?怎么敢忘?

  我们班叫什么名字?大声说。(学生齐声回答)国栋班!国栋班,国栋班,我希望你们成为国家栋梁,成栋梁之才,担国之重任。所以在我这个班上,你们可以成绩不好,甚至可以调皮捣蛋,但我决不允许我们班出现崇洋媚外的人,如果我发现在我们班上有这样的人存在,我立马跟校长打报告,这个学生我教不了,我也不愿意教,让他爱去哪去哪。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爱,就不配当中国人,就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希望大家记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必须要团结一致,让那些崇洋媚外、卖国求荣的人无处遁形,毫无生路,无地自容,这个国家才有希望,这个民族才能被人尊重。

  “350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举国灭亡。这里面就可能有你们的前辈,你们的先辈。想一想,如果你们的家人、你的父母被人屠杀了,被人欺辱被人虐待,这是什么?这是杀父仇人,血海深仇。对于这样的仇恨我们怎么能忘?怎么敢忘?”女老师的话还不够振聋发聩,震憾人心吗?老实说,你们敢忘,我不敢忘。我爷爷那一个小康家庭、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就是因为日本的入侵,导致我们家破人亡,最后只剩下我父亲孤零零一个孤儿。

  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允许遗忘,不需要把痛苦永久保存。但对于中国的侵略、伤害,日本至今反思了吗?反省了吗?悔悟了吗?懊悔了吗?向中国道歉,向中国人民承认错误了吗?对中国的觊觎、对中国的图谋,日本收手了吗?收敛了吗?今年,日本政府为一己私利,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核污染水连续两次排海。大家打开地图看一下,这不是等于日本直接将毒水泼到中国家门口了。我们平时不要说把脏水泼到邻居家门口了,就是掉几片垃圾到人家的门口,邻居也不愿意你的,更何况是核污染水这样的剧毒水,而且是长达三十年的排放。日本这样恶德恶行的恶邻居,不是又一次公然伤害中国了吗?

  金一南将军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说到:我们过去一起缺乏报复观念。我们中国人讲,既往不咎,一切向前看,让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如果你不报复,无法阻止下一次侵害的发生。

  我们太讲仁义,太文明礼貌了,每年的国家公祭日祈求的都是和平,并没有宣称向日本讨还血债,但日本从来没有和平的意思,反而对中国越来越狂妄、越来越猖狂。以至于今天中国的军事专家们不远遗憾地反复纠结:假如当年我们收回了琉球,还有今天的中日钓鱼岛之争吗?假如当年中国在日本驻军,还有今日紧张的中日关系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我们对日本的仁慈、宽厚的后果吗?难道中国人不应该具备报复的心理、树立复仇的思想吗?

  .04

  面对日本人公然排放核废水这样的恶行劣迹,那些个“很懂事儿”、“很成熟”,那些个学富五车、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大人们都默不作声,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到最后还是那些个“不懂事儿”、“很幼稚”的娃娃们、小屁孩们表达了中国人的愤慨,表达了中国人的仇恨。

  难怪网友们说他们----那些批评孩子们“不懂事儿”的人,难道不惭愧自己在日本排放核废水问题上的懦弱和“无动于衷”?!你们还有什么脸指责山东枣庄的那群中学生,你们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山东枣庄的那群中学生?他们这样做,有什么错误?何错之有?

  我在想,假如全中国的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初中生、小学生,还有幼儿园的小孩子们都像山东枣庄中学生高举“两声枪响尸骨寒,排放污水遗后患”的横幅,表达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强烈不满、刻骨仇恨,日本还敢这么放肆妄为、一意孤行,而置中国政府的一再反对于不顾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上出现的汉奸最多,伪军的数量竟然多于日本侵略军的人数,这是世界战争史的奇观,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但它并没有成为过去时,永不再来的历史。今天一场运动会上,中学生表演的一幕警告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活报剧,竟然让中国国内的一些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寝食难安、坐立不安,唯恐日本人不高兴、不痛快,恐害怕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恐害怕中国人不文明,非要中国人理性,难道中国人对危害中国的日本血性一点就大错特错、大逆不道了吗?什么逻辑啊。难道又要出汉奸,有人又要当汉奸了吗?

  学生们的刺杀,是给日本安倍这样反华仇华的日本政客一个警示,警告他们不要一意孤行地排放核污染水,危害中国,否则必将受到中国人的严厉惩罚。这是正义的,正义凛然。

  .05

  我非常欣赏那个大型网站上那个专家学者的观点:“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他让我想起了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的仇恨入心要发芽的唱段。我希望,我们多听几遍铁梅的唱。经常听、每年都听。”记住仇,咬住恨,

  嚼碎仇恨强咽下,仇恨入心要发芽。“我们需要记仇记恨,记恨才能报仇,报仇才能雪恨,才能断绝别人欺负我们的念头,才能断绝别国侵略我们的野心。

  提起敌寇心肺炸

  强忍仇恨咬碎牙

  贼鸠山千方百计逼取密电码

  将我奶奶爹爹来枪杀

  住仇咬住恨

  嚼碎仇恨强咽下

  仇恨入心要发芽

  不低头 不后退

  不许泪水腮边挂

  流入心田开火花

  万丈怒火燃烧起

  要把黑地昏天来烧塌

  铁梅我有准备

  不怕抓不怕杀,

  不怕皮鞭打不怕监牢押

  粉身碎骨不交密电码

  贼鸠山你等着吧

  这就是铁梅给你的好回答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