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由之说:中国须跨越第三个“陷阱”——“中等技术陷阱”

  这些年,中央高层反复提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要做好遭遇“风高浪急”与“惊涛骇浪”的思想动员准备。其中,中国至少需要跨越“两大陷阱”即“修昔底德陷阱”与“中等收入陷阱”,这既是战略学界的普遍共识,也是当下面临的现实挑战。

  今天,有著名学者郑永年提出了中国又一个需要跨越的“陷阱”叫“中等技术陷阱”,他认为,这是一个比GDP更难跨越的鸿沟, 将成为中国下一阶段突围关键。郑永年探讨了中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相关策略,值得关注与进一步思考。文章原刊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uvW7TwUGPRyYklggO7-Xg

  关于 “中等技术陷阱”这个概念是否成立与恰当,且看文章定义与依据:

  文章说,所谓“中等技术陷阱”是指经济体很难通过单纯的技术扩散来实现从中等收入经济体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为此需要培养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的技术升级能力。而“中等技术”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或者国家群体的技术水平比较。

  文章分析,无论从供应链、产业链还是价值链等维度看,中国目前的技术大体上正处于中等技术水平,具体情况是:(1)缺失原创性技术;(2)发展以应用技术为主,在很多领域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许多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依然很高;(3)在某些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但这些领域还处于零散的状态而没有形成系统。

  文章据此认为,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发明、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性技术、企业、市场、政府等各个环节配合协调、共同发展。为此,中国谋求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需要在体制和政策层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更开放的情况下进行举国体制式的创新,以达到突破“中等技术陷阱”所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一大批有能力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一大批有能力把基础研究转化成应用技术的企业或机构,以及一个开放的金融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需要对西方成功经验进行复制,而是需要思考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满足这些条件。

  文章强调,“中等技术陷阱”概念指向一个事实:无论从发达经济体成功的经验,还是那些长期处于中等收入的经济体的教训来说,一个经济体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实力的提升有目共睹,但仍然没有摆脱“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而如何通过原创性技术进步来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