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证监委换帅之后,随着一系列改革政策与救市措施出台以及汇金公司国家队下场紧急输血,中国A股终于止跌企稳并出现“八连阳”,A股指数重回3000点,等于国家给股民发了一个过年红包,股民脸上开始洋溢着些许笑容,“稳预期”见了效,这是政策托市的胜利!于是由之记叙如下:
龙兔之交的险象环生
百年变局的加速上演
唱衰中国的甚嚣尘上
前行路上的风高浪急
大国博弈的惊涛骇浪
资本市场的暴风骤雨
信心坍塌的迷茫时刻
中央高层的审时度势
临阵换帅的毅然决断
新官上任的高调开局
监管手段的雷霆万顷
多措并举的对症下药
真金白银的救市输血
注册改革的走深走实
财务造假的专项治理
股市做空的严惩不贷
捉拿妖精的反腐抓人
内幕交易的顶格处罚
由乱而治的重锤出击
法治进程的司法介入
力挽狂澜的止跌企稳
书写见底的八阳传奇
欲知后市的行情如何
且听作者的下文分解
接下来,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的“后市”究竟走势如何?能否迎来一波牛市?这不免引得市场人士与股民担心。
昨天,西京研究院的赵建教授发表《迟来的躁动》,聚焦春节前后发生的这波“躁动行情”;今天FT中文网发表财经学者黄凡的文章《密集救市措施能带来大牛市吗?》,聚焦后市走势,这也是广大股民年后“开工”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个躁动行情还会持续多久? 赵建教授认为,这一切取决于“春季躁动”的核心驱动力能否从国家队顺利的切换到市场。他指出:“切换的过程,往往就是大幅震荡的过程,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问题能否持续在边际上改善。”
而财经学者黄凡认为,密集出台的救市举措虽然可以改变股市持续加速向下的“股灾”态势,却并不能逆转市场的大趋势走向。这是他在总结历史上各次“救市”的经验后得出的结论。
许多学者提醒,中国资本市场要从政策市场转到基本面市场、法治市场、信用市场,这个切换的过程十分敏感而又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功亏一篑。这正是今天“由之说”想说的问题。
为何中国当下的股市是“政策“市场而不是“基本面”市场?也就是说股市并没有直接反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而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为何这个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直接传导给股市呢?或者说起到定海神针稳定人心的作用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由之在想,如果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出问题,那么一定是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出了问题,而且问题一定很大。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到底有没有变呢?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说变了,但我们可以举出许多没有变的事实。一是中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二是强大的创新能力;三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四是高水平的劳动力与充足的人力资源;五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长期向好的坚实基础与长期向好论据。
我在前面文章里说,透过中国这些年众多领域的异军突起;透过中国这些年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新质生产力未雨绸缪的深远布局,从而可以找到一些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发展启示与信心依据。我们没有太多理由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过于悲观,至少自己不能唱衰自己,这是关乎未来的基本立场与态度。
从长远来看, 我们希望中国股市的“政策”市场迅速切换到“基本面”市场。我们虽然强调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箱尚有不少的工具,但这是国家的战略储备与应急准备,不能长期指望。市场“切换”是必须的,问题是如何切换?如何平稳切换?需要监管高层深思熟虑,否则,会功亏一篑。
切换的主要任务是,要重建中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力。路径是信用与法治建设。前总理李克强说:“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一语道破了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
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是商品交换、市场交易实现的基础,是现代经济与资本市场运转的核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要求通过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们看到,这次接近于“股灾”的危机,实际上是诚信体系与公信力的坍塌,是一场由信用危机引发的信任危机与信心危机。上市公司财务的披露造假,幕后交易、故意做空、疯狂收割股民财富,严重打击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公信力,而这些要从法治建设滞后监管不力上找原因,从“法治中国”深处做检讨。
须知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是靠法治作保障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商业社会提供巨大的确定性,市场的秩序与运行一定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要让法治成为整个社会的信仰。
从这些意义上说,资本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与法治建设还在路上。
但愿中国资本市场“吃一堑长一智”,回归市场初心,在服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能行稳致远。
希望龙抬头,遇见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