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从周家庄和小岗村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1978年小岗村摁下的18个红手印开始,中国农村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幕,1983年开始,全国基本一刀切的实行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快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围绕农村单干和集体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各执其词,但还是应该有个一定的判定标准。那么,农村究竟是单干好,还是大集体好?

  这里笔者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要谈这个问题,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首先应该清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就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通常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工具等。它是社会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的归属和支配方式是不同的。在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生产资料中的重要方面土地,它的归属和支配权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关于这一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面作了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根据这一规定,就决定了我国的土地不能买卖,任何买卖或变相买卖土地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了保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受侵犯,同时,也为了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只能是国家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任何买卖或者变相买卖土地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土地不仅是我国最紧缺的自然资源,而且是最重要的公有资源。又因土地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就必然不可忽视土地这一生产力重要因素。

a06076fcb1f14dfc8a7d56026e997c6b~noop.jpg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资料,最关键的因素是科学技术。

  我们平时说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就是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和束缚,发展生产力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增长和提升。这就包括引进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

  而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同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经济形态和阶级结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本文想从生产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做一个理论性探讨。我们以周家庄和小岗村模式为例,比较一下二者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先看周家庄,周家庄位于河北省石家庄晋州市东部,辖6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16.2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1035亩,1982年全社6个自然村即为6个生产队。共3055户。有13000多人口,人均土地一亩多。这就是周家庄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

  小岗村,地处皖东平原,即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墒情好,自然条件相当优越。现108户,470多人,耕地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4亩多,是全国极少有的地方。

  二者比较,从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个要素来看,小岗村是要远优于周家庄。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周家庄是采取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形式,生产资料属于集体所有,在产品分配上实行公平公正的平等分配。而小岗村则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生产资料的管理和支配全部归个人。把原本集体时期的土地化整为零,各家各户单独经营管理。

  几十年过去,周家庄人从全国农村基本一刀切的实行分田到户的经营管理开始,依靠集体经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水利灌溉设施,修建“防渗垄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完善水利设施的基础上,依靠集体力量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很大程度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更是提高了生产效应。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大的提高,自然就有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这样,就促进了周家庄集体企业的快速发展。到2018年,周家庄人民公社有了41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一个,综合商店和超市4个。基本形成了以阀门铸造、纺织、彩色胶印、纸箱制作、建筑等工业体系。多余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集体企业。既实现了当年毛主席规划的农村就地工业化,又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从生产力三要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学技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周家庄人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是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周家庄人建立生产关系不仅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中国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师范作用。

  小岗村走的是与周家庄截然相反的方向。他们搞的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虽然有着较好的自然条件,且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高水平地区。分田到户开始粮食产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基本结束了集体时期“三靠”的局面。但“大包干”二十多年后,又再次陷入发展困境。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县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提高。2004年,在安徽省选派干部沈浩的带领下,又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

  周家庄和小岗村模式的实践,非常明显地说明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生产关系必然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周家庄和小岗村模式的生产关系就是最好的例证。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