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社保局的“临时工”受贿2000多万!这恐怕不只是“荒诞”吧?

  刚刚的热搜里,一场荒诞剧又粉墨登场了:社保局“工作人员”受贿2575万,仅仅打赏主播就超过860万。

  可讽刺的是,这位豪气冲天的主角居然连个正式编制都没有。故事,比小说还精彩。

  根据媒体报道,在法院判处他18年有期徒刑后,他不服上诉用的理由就是“自己非编内人员,18年太重了。”

  这也是最令人瞠目结舌之处:一个编外人员,就可以做到在监管眼皮子底下,违规为他人办理养老保险补缴业务,通过核心系统账号,篡改养老账户重要数据信息,虚构参保人员,篡改他人养老保险账户姓名,性别和身份证号码数据信息,受贿2575万余元?

  简直是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若说蚂蚁搬山已足够震撼,那么这只“编外蚂蚁”简直是在改写山河。

  甚至换一种说法,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工”,能够在社保局内搅动风云,受贿数千万,他证明了他自己的“实力”。那么那些手握更大权力的编内人员呢?实力深不可测到什么程度,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洞?何以编外贪千万?权力游走无栏杆。

  简而言之一句话,这么大的罪名让这样一个非编人员独自承担,说不过去。

  我翻了翻新闻下面的评论,大部分人都在质疑这种“不合理”。看到一个蛀虫被抓了,光顾着乐,毫无助益。你无法想象,他的问题折射出了多大的漏洞。比如点赞最多的那条评论:建议全国查,这个地方可以改,别的地方也可以。

  我觉得更该问:建议往上查查,一个编外人员都能贪这么多,编内的呢?领导呢?每次都等他们贪个十几二十年,贪个几亿十几亿再来抓,意义呢?

  这样的“黑天鹅事件”绝非孤例,它背后庞大的“灰犀牛群”才是底色。

  看前几天媒体报道的这条内容,2024年仅仅医药系统内,就有350多名干部被查,院士、厅官、院长书记等等,没有一个幸免的。

  媒体用词“链条式、塌方式腐败”。那么其他部门呢?教育,社保,住建等等,不可能只有医疗存在问题吧。

  别看大家天天都在骂,可到点了一看,考公挤的满满的,哪怕万里挑一都要去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运气。都骂当官的,又都想去当官。唯一的理由“搞钱的空间依旧很大,不为人知的角落依旧很多。”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孟德斯鸠

  当然,与其相对比,普通打工人的可悲也是问题之一。普通打工人越艰难,利益被侵蚀的越狠,考公考编的人就会越多。

  昨天就看到一个大v曝光消息,说某地一家大企业,通报批评准时下班的员工。这年头是真什么奇葩事都出现了,你没看错“通报批评准时下班的员工”,准时下班反而有错了。厂长要求,12小时班制员工,下班时间到后5分钟内不能打卡下班,还专门安排了人统计这个打卡时间的数据,然后通报批评准时下班的那些人,要求员工越晚走越好。这操作,何止是荒诞,简直就是恐怖,是真正的压榨到不存在在半点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贪污受贿的监督问题,不能也这样去压缩寻租空间呢?如果那样去做了,一个编外人员,俗称临时工,又怎么通过篡改,通过其他员工甚至领导账号,获利2500多万?

  这不仅是一个编外人员的问题,而是一场权力与监督的失衡游戏。权力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不是因为它有多聪明,而是因为监督形同虚设。就像那个批评准时下班的企业,规则成了摆设,压榨变成常态,而最终受害的,永远是普通人——他们交的钱,缴的保,成了别人嘴里的肥肉。

  讽刺的是,人们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却毫无办法。为什么贪腐能滋生?因为权力运行的灰色地带还是太多,监督的阳光还不够强烈。

  所谓的“临时工”往往只是替罪羊,真正的漏洞,却始终悬而未决。不必意外,下一次,这样的热搜仍会继续上演,换汤不换药。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