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周建明:党建决定中国命运--纪念七大70周年

  党的建设决定了中国的命运

  ——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70周年

  周建明

  1945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之前,还有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七大的召开标致着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建设实现了飞跃,成为一个成熟的、全国性的、群众性的、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具备了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向社会主义前进的素质和能力。抗战胜利后,在决定中国命运的较量中,虽然中共所领导的军队在数量和装备上远不如国民党军队,所领导的根据地只有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只经过4年时间,中共就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七大所标志的正是中共中央达到延安以后所进行的党的建设,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纪念七大召开70周年,正是为了借鉴这次党的建设的经验。

  一、从六大到七大,党的建设使中共发生了飞跃

  从1928年的中共六大到1945年的七大相隔了17年,几乎横挎了土地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两个历史阶段。在这17年中,中国共产党曾犯过严重的路线错误,又通过自身的建设而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召开六大时,中共还是一个秘密性而非群众性,局部性而非全国性的政党,在政治上还很不成熟。在六大上,中共刚刚搞清楚所面临的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社会主义革命。六大之后,中共并没有形成成熟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以至于在“左”倾路线的主导下,第五次“反围剿”遭遇失败,丢失了中央苏区的根据地,红军力量遭受重创,党也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而到党的七大,中共已经有了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有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和成熟的领导集体,有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有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良作风,党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群众性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并实现了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和紧密团结,从而具备了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条件。

  在这17年中,中共之所以能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是因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进行了自觉的、自上而下的、全面的党的建设。在遵义会议上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之后,毛主席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在延安领导了中共历史上最为全面,影响最为深远的党的建设。

  二、建构了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了中国的革命行动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延安时期党的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共建构起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实践表明,如果只会照搬经典作家或别国的革命理论,就一定会陷入教条主义不可自拔;如果只有工作方针而上升不到理论层面,也一定会陷入经验主义、事务主义而失去政治方向。刘少奇在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和许多党员,曾经因为理论上的准备不够,因而在工作中吃了不少的徘徊摸索的苦头,走了不少的不必要的弯路。”毛主席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领导当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其中有许多是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从来没有提出过与解决过的问题。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从哪里来,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历史方位,应该朝哪里去,所面临什么性质的革命,革命的动力、依靠对象和打击对象,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和所应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中共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在理论上讲清楚了世界,讲清楚了中国,讲清楚了当前革命的性质,讲清楚了未来的方向,讲清楚了怎样革命。这个革命理论适合于中国的历史环境和国情,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群众与全体劳动人民群众战斗的武器。正是有了这样的革命理论,才使中国共产党人不再在黑暗中摸索,也才能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内被冠以“理论”的不少,但能够从历史和世界两个维度来回答中国从哪里来,处于世界的什么方位,要往哪里去,从中国的国情说明怎么去的理论并不多,能在指导实践中经得起历史检验,能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更少。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在自觉建构中国革命理论方面的历史经验尤为珍贵。

  三、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总课题

  “路线决定一切”这句话比较容易被理解的是: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是决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政治路线是否正确,决定着革命行动是否能够成功;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路线是否正确,则决定着政治路线能否贯彻落实。而在党的建设中,“路线决定一切”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即能否从政治路线层面入手解决党内的认识问题,则决定着党能否在政治上实现高度统一。对此,毛主席深有体会。他指出:“十八年来,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是这样同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密切地联系着的。这一论断,很明显地,已经被十八年党的历史所证明了。” 在毛主席看来,离开了党的政治路线,党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他提出党建的“总课题是党的路线”。是在政治上统一全党的关键。对此,毛主席有一很形象的说法:“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 而要实现全党的团结,只有“弄清路线的是非,才能真正团结。”

  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虽然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在中央的决策上阻止了错误路线发挥作用,但并没能在政治思想上清算错误路线的影响,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正确路线上来。能否在思想上政治上清算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实际上成为能否真正掌握党的政治领导的关键。而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通过组织措施,采取压服的办法,只能采取思想教育,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加以解决。为此毛主席创造了通过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来统一大家思想的办法。他领导主编了《六大以来》,以后又应大家的要求编写了《六大以前》,把历史上的党内文件作为高级干部学习统一思想的材料。直到1941年6月《六大以来》一书出来,统一党内思想才有了政治基础。毛主席后来在谈到这个过程时指出,“ 一九三七年洛川会议通过的决议,实际上有人是不同意的,在形势估计、国共关系、战略方针这三个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抗战初期的右倾投降主义,六届六中全会在政治路线上是克服了,但未作结论,组织问题也没有说,目的是希望犯错误的同志慢慢觉悟。到了一九四一年五月,我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毫无影响。六月后编了党书(指《六大以来》——笔者注),党书一出许多同志解除武装,才可能召开一九四一年九月会议,大家才承认十年内战后期中央领导的错误是路线错误。一九四一年九月会议是一个关键,否则我是不敢到党校去作整风报告的,我的《农村调查》等书也不能出,整风也整不成。”

  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经验表明,围绕着路线问题对党的历史的学习成为统一党内的思想的关键因素。这是一个艰苦而细致的思想教育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六届七中全会才能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七大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实践证明,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建设的纲。不抓住这个纲,或缺乏能力来抓这个纲,就很难有针对性地从思想理论基础出发来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在政治路线的高度来统一党内思想,从而也很难为党性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四、党性建设,是党实现伟大而艰巨使命的保证

  对担负着伟大而艰巨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党性,是确保全体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在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统一行动的保证,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把党性看做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由于中共长期在广大农村的、分散的独立活动的游击战争的环境,党内小农及小资产阶级的成份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容易产生某些党员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无组织的状态”、“独立主义”与“反集中的分散主义”习气。假如听任干部中、特别是高级干部和军队干部中这些倾向的发展,就会破坏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可能发展到小组织活动与派别斗争,一直到公开反党,使党与革命受到极大损害。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中央及以后的叛变、项英在皖南事变中擅自脱队,都是这方面深刻的教训。而要克服这些错误的思想,只有通过党性建设。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专门做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针对在政治上自由行动,对党阳奉阴违;在组织上自成系统,搞独立性;在思想意识上发展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这三种错误倾向,提出六项针对性的措施:(1)在党内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不允许任何党员与任何地方党部标新立异,自成系统;(2)更严格的检查一切决议决定之执行,坚决肃清阳奉阴违的两面性的现象;(3)即时发现,即时纠正,不纵容错误继续发展;(4)要在全党加强纪律的教育,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5)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6)从中央委员以至每个党部的负责领导者,都必须参加支部组织,过组织生活,虚心听取党员群众对于自己的批评,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

  在延安时期,除毛主席的一系列著作之外,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陈云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都对党性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延安时期的党的建设,全党的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高度团结统一,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工人阶级政党。

  五、通过学习、批评自我批评来整顿党的作风

  毛泽东认为,解决党内的思想矛盾,包括政治上的问题,不能单纯靠组织处分和采取压服的办法,而必须使党的干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辨别是非,认识世界和中国。因此必须在党内进行一次普遍的、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这就是延安整风学习运动。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在《六大以来》和《六大以前》基础上编写的《两条路线》、《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等材料的学习,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全党进一步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的学风;密切联系群众,紧密地依靠群众的工作作风;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新的团结的党的自我净化机制,以及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经过整风运动不仅党的作风发生了转变,更重要的是党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产生了飞跃,建立起党内自我净化机制,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统一起来,党的组织得到纯洁,党的纪律得到强化,党的优良作风得到发扬,这对贯彻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领导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和以后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六、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在党的建设中,毛主席高度重视思想教育作的重要性。在政治局的思想、政治、军事、政策、党务五大工作中,毛主席强调要把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在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毛主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这是从我们党的建设的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反映了党的建设的一般规律。现在回过头来看,在党的建设中,思想教育是全方位的,包括了世界观、时代观、人生观,也包括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党性和作风。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经验表明,懂得掌握思想教育,才可能掌握对党的领导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而能够成功地进行的这种思想教育,关键在于党的领袖所具有的理论高度,在于懂得和善于抓住路线这个纲,在于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在于使全党能够从对党的历史中学习和理解政治路线上的经验与教训。

  70年过去了,虽然时空、党所面临的任务、党的建设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都发生了变化,但党的建设仍是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自党的十三大以来,历届党中央都很重视党的建设,都就党的建设发过专门的文件或做专门的决定。但实践证明,发了文件、做了决定并不等于就抓得住、抓得好党的建设,其中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展开全面从严治党。要完成这项严峻而艰巨的任务,70年前毛主席所领导进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回顾和认真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的意义所在。

    (原发于2015-05-15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