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何平:实现经济内循环势必重新认识计划经济

1.webp (8).jpg

  【山西省代县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何平】

  【编者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否定和放弃计划经济。邓小平也说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本文作者、山西省代县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何平同志认为,实现经济内循环,首先要避免生产大起大落。而改革后生产大起大落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彻底放弃了计划经济带来的结果。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计划经济。现经作者授权昆仑策网和“昆仑策研究院”原创发布,以供决策研究参考。

  实现经济内循环首先要避免生产大起大落的问题。实践证明,计划经济可以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计划经济。

  一、改革前市场经济匮乏并非计划经济所致。建国初期,中央曾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既要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又要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既要以计划生产为主体,又要有一部分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既要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又要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一理论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七年,由于我们的工作较好地贯彻了这一理论,随后被公认为改革前三十年稳定发展的最好时期。至于人民公社时期市场经济匮乏的问题,不是计划经济不好,而是我们过分强调了国家计划,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集体计划及个体计划。

  二、改革后生产大起大落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彻底放弃了计划经济。以农业为例,改革初期,由于我们较好地把握了计划生产和自由生产的关系,因而被群众称为农村改革以来的最好时期。随后,一味排斥计划经济,导致生产失控,市场失衡,危机频发。如:曾经多地出现的土豆卖难、大白菜卖难、辣椒卖难、大蒜卖难等给农民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山东菜农韩进绝望自杀的悲剧至今令人纠结。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防止生产大起大落最有效的办法不是产后的市场,而是产前的计划。国家放弃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任何高明的政府官员或经济学家都很难预测产后的市场会是一个什么情形,甚至政府号召种啥啥倒霉。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国家计划在顾及国家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很难顾及地方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国家计划外的生产,即自由经济。正是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的对应关系,才使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单一的计划经济或单一的自由经济所形成的市场经济都不是理想的市场经济。

  三、实行计划经济离不开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推崇集体主义思想,注重团结协作,因而有利于实行计划经济。相反,个体经济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势必各自为政,因而不利于实行计划经济。显然,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瓦解,即使国家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也很难行得通。不说别的,农业税减免前,粮食征购任务都很难完成。与此同时,那些仍然坚持集体化道路的村庄却截然不同。这些村对内仍然奉行计划经济,不同的是以往的计划经济体现的是国家计划,如今这些新型集体化村的发展体现的是集体计划。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