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王学成:铲除私有制的万恶之根

  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可以归纳两大类:一类是家族理想,它抱着为个人得利的私心;另一类是民族理想,它怀着为大众谋益的公心。这两类人群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发展,逐渐形成了私有制与公有制的两种对抗社会体制。

  纵观人类自奴隶时代至今的任何历史阶级斗争,都在私有制下的争权夺利所引发。可以说,私有制是人间的万恶之根,必须铲除。故而国际共产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消灭私有制”。整个人类发展史表明,私有制有着五千多年演变历程,相当成熟根深;公有制却只有一百几年起步过程,十分幼嫩易摧。因此,在美国霸权为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集团联合明战暗斗下,全球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正在逐一萎缩衰退,有的屈服美国,有的解体亡国。这亟待各国共产党组织深思一个问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如何东山再起?

  中国共产党建国之时,由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努力探索与实践,初步创建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只待进一步去健全完善行政作风和工农生产。遗憾的是,当毛主席逝世后,邓小平恳求党中央给予复职,搞起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方案,逐步把新社会公有制转型为旧社会私有制,结果不知不觉地产生官员腐朽化、精英外籍化、土豪霸道化、社会混乱化、资源损毁化、贫富两极化的“六化”劣象,工农群众没有了国家主人地位的话语权。迄今,中国在极度开发人力和自然资源中,虽然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多数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地在搞建设,人民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相当低下及没有。钱去哪儿了?被一些贪官和富豪大量私自占有与转移国外了。客观事实昭示,邓小平的私有制改革是一条邪路,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私有制改革,已经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及新官僚、新资产阶级,让牛鬼蛇神有了作兴风作浪的社会舞台,使中共的“红船”出现了偏航或翻船之险。

  我们剖析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原因,在于淡化马克思主义,诋毁开国领袖,扭曲革命烈士,动摇共产主义信仰等修正主义行为,以及大搞私有制改革瓜分国有资产。我国自毛主席逝世后,也出现了类同的修正主义倾向,在私有制改革开放下,毫不设防地“敞开国门”和“国际接轨”,至今已有一百多万家美国、日本、韩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资企业进入国内。试问,这究竟是振兴中华还是引狼入室?且看美国前财长鲍尔森曾用威胁性的口气说:“如果中国停止改革开放,美国绝不会置之不理”。这表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十分符合世界霸国的口味,无疑是在引狼入室,他们侵蚀官员腐朽堕落,拉拢公知辱毛反华,诱导青年缺乏志向,使我国红色江山潜在“颜色革命”的极大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尽管着手反腐治党,但是只反腐不反私,贪官照样会产生,由于私有制如同阴沟里的臭水污泥,不清除干净,蚊子始终要滋生出来拍打不完。反腐必须反私,否则治标不治本,反腐将成为一种形式主义。在今年,我国屡屡发生核酸检测造假,学生课本毒教材,唐山黑势力保护伞,村镇银行掠走存款,郑州轻意改变红码等热网事件,说明各级政府正在丧失社会管理的行政能力,党群之间诸多矛盾日趋激化,社会维稳压力很大。究其根源在哪里?在于私有制改革的错误性。私者一时,公者千古。人生理想的可贵价值,就是要为大众谋益怀有公心,而不是只为个人得利抱有私心。实行公有制,能够让更多的社会民众产生公心的高尚理念,从而促进国泰民安。

  我们必须认清,建国时人民生活贫苦,不是实行公有制错误,而是科学技术还落后;改革后人民生活改善,不是推行私有制正确,而是科学技术提升了。随着当今全球智能化和机器人高端科技创新推广,今后资本集团的失业人员会越来越多,工农大众要预感到自身和子孙未来生存的逆境。可以确认:公有体制+智能科技=全民共富;私有体制+智能科技=权贵富有。智能科技是把“双刃剑”,运用于公有制就能造福人民,掌控于私有制将会祸害人民。党中央务必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道路,让智能科技更快、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国家存亡,匹夫有责。毛主席曾指出:要使共产党哪天出现修正主义,人民就要起来造反。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行把公有制瓦解为私有制的改革,无疑是犯了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大错,却至今还是走在私有制改革的“泥潭”里不思返回,再走向“深水区”就将淹死。全国人民该觉醒,应当勇敢地站出来挽党救国,抗议私有制改革,回归公有制道路,为争取全民整体共同富裕而作自我奋斗。

  国际共产党要想社会主义阵营东山再起,必须停止私有制改革。起来,全国工农大众起来吧,掀起“批邓反私,正本清源”的浪潮,这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具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