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先生2月27日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大学发了讣告,多家媒体也做了这样的安排。北大率先给这位教授进行了盖棺定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全校师生沉痛悼念厉以宁先生。”其他的话好说,“杰出的教育家”这样的定性,由其所在工作单位来做,是有些“逾制”的。这些盖棺定论的话,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厉先生生前的头衔,不是厉先生死后的“著名”“杰出”这样的“谥号”,而是“全校师生沉痛悼念厉以宁先生”这句最能体现其社会声望的说法。但是,是不是北京大学的师生都沉痛悼念厉先生,我看是可疑的。
显然,这是要为厉先生办一场生荣死哀、庄严肃穆的盛大葬礼,以符合厉先生生前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
生荣,厉先生已经有了,除了在全国人大、政协的职务,他还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门下弟子有太多达官显贵。所以,可以预见,厉先生的灵堂前,必然是达官显贵一群群吊唁,场面应该是非常宏大的。
我注意到了多家网站的报道,不吝赞美的词句,也有些弟子开始写回忆文章,寄托哀思。不过,要准备一场备极哀荣的葬礼,仅仅有达官显贵是不行的!没有众多街坊邻居的流泪,这是肯定非常大的缺憾,也显得极不严肃。似乎,越是被捧得高的大学者,越需要这街坊邻居、普通百姓出现在葬礼上。
应该说,作为当了一辈子教授、“桃李满天下”的著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动员一些非富即贵的弟子出面,铺排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这个实在是太容易了。但是,非要让无数普通百姓、街坊邻居也出来撑场子,则其弟子们无论多么富贵显达,却也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弟子们的富贵显达反而不利于动员普通街坊邻居为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哭丧,不利于这场葬礼的哀荣、肃穆。我看,这也是这场葬礼的美中不足,而且,这个美中不足,似乎有可能让这场盛大葬礼显得尴尬,让出现在这场葬礼上的厉门弟子感觉脸上无光:怎么他们眼中这么著名的、杰出的、泰山北斗式的大学者,举办如此轰动的葬礼,就没有几个街坊邻居过来祭奠一下呢?如此,即使金玉满堂、象笏满床、花圈摆出几里长,却也显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而且,越是葬礼盛大,就反衬出场面空旷,反衬出不够肃穆、不够庄严。
如同准备了好几百桌极其丰盛的筳席,却只来几桌子客人,即使来的客人身份地位再高,也撑不起这么盛大的葬礼。
我注意到,人民日报虽然发表了厉以宁教授“逝世”的消息,消息后面还有838条跟贴。但是,仅仅十五条跟贴被放出来,绝大部分跟贴,被当作不良消息而过滤了。
(这是人民日报微博2月28日15时25分截图)
或许,那被过滤掉的跟贴,才更能体系厉先生在中国民众中的真实形象。显然,弟子们、主流媒体已经感觉到了这种缺憾,却无法弥补这种缺憾。
回想起厉先生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诸如推倒国企、股份制、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几乎所有重大改革措施,都有厉先生身影,甚至厉先生还照着主角的光环。厉先生生前可谓“国士无双、风头无二”了。也正因为厉先生提出的诸多超出普通人常识的经济改革观点并落实为经济政策,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房地产商、金融资本家、教育资本家、医疗资本家,国外资本也得以迅速在中国房地产、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攻城掠地,一夜暴富,赚得盆满钵满。这就奠定了厉先生生前的荣光,奠定了厉先生必然被媒体舆论追捧,让厉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鲜花环绕、掌声如雷。
但是,在一边培育出一大批中外富豪的同时,另一边,却是“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大批国企倒闭,国有重工业、尖端工业被毁掉,或者被外资并购,或者被企业和管理者集体瓜分。几千万工人被强行买断工龄,强迫失业,流离失所。“企业不能办社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变成了一门门生意,由原来的低收费、基本免费,变成了高消费,变成了亿万人民心目中的畏途,变成了“四座大山”。
这亿万失业工人家庭后来的日子怎么过的?社会环境变得如何?电视居《狂飙》中有位高启强,即是下岗失业工人家庭的缩影;那其中的黑社会的残忍,是社会的写照。如果再联想到中美贸易战,中国被卡脖子,那也是国有尖端工业体系被毁掉的结果。
培育了极少数的富豪,却毁掉中国尖端工业基础,又产生了亿万失业工人,朝不保夕,生活无着,又制造了社会黑化。说起来,这些,厉教授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些因厉教授的理论而一夜之间诞生的富豪,又是怎样对待社会的?许皮带可谓典型:欠银行2万亿,欠其他企业、普通公民1万亿,其基金破产,债主讨不回本钱……
算了,不提这些了,把人的心情弄得很糟糕。
那么,显然,如果低调一些,办个悄无声息的葬礼,不至于那么尴尬,但那显然对不起这么一位声名显赫的“泰山北斗”,又似乎暗示这位“泰半”是不是被否定了?是不是其生前的成绩被高估了?是不是人走茶凉了?如此葬礼之上,是不宜让人产生这种想法的。
但,如果一定要把葬礼办得盛大、庄严、肃穆,却必须有无数普通百姓的参加和哀悼——这个万万少不了,也是这场葬礼难办的关键。
一边是作为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的众弟子们想把葬礼办得风风光光,另一边是下岗失业、身受四座大山压榨的普通百姓的怒目相向。而想把这场葬礼办得盛大、严肃、光彩,又不能缺少普通百姓的眼泪,而普通百姓、街坊邻居又绝对不会为厉教授流泪,甚至还会破口大骂。
怎么办呢?
只能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