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司马平邦:中国电影人落伍了——评《我本是高山》引巨大争议

  最近这几天,一部由海清主演,以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网上引起相当大的热议,热议的甚至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以中国电影过往的什么文艺片经验、商业片经验和主旋律片经验来看,把张桂梅的事迹作为题材拍成电影,应该根本“没资格”在互联网上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这不是对张桂梅老师的贬低,而是说这个题材没有商业噱头,但是,嘿,它就是引起了这么大争议,作为一个影评人,我实在是给惊到了。

  在此之前,有过多少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拍出来,无论拍的有多好,或无论拍的有多滥,最后都是藉藉无名,求人家骂都没有人理,但是,这一次,互联网上那么多的年轻人,为了捍卫“共产党员张桂梅”这7个字,已经把《我本是高山》的巨大争议扩大到了全世界都知晓。外面很多媒体都在报道部电影,但是,很有可能是这样,西方媒体只能知道,中国的年轻人因为电影并没有“如实”表现张桂梅事迹而动怒了,却不会明白,张桂梅那些事迹到底本身有什么价值值得中国的年轻人们去如此维护?

  所以,《我本是高山》的出现,还有这次网络大争议的出现,可能是代表了一代中国年轻人品质、道义、价值观的非同寻常的显现。在我看来,这几天来在微博上和其他自媒体上,为了维护张校长的非同寻常的共产党人的信仰,而发起了对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的抨击的那些年轻人,他们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认知,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参与创作这部电影的所有人。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创作出来,等于把张桂梅给降格了。

  我觉得,这些东西,中国电影创作者们必须要认真接受了,这是来自一代历经了厉害了我的国、三年抗疫、精准扶贫、中美贸易战,等等,而精神上完全崛起的中国年轻人,他们才代表的着中国的未来。不向他们学习,不为他们服务,以后你们拍的电影那不还是拍一部死一部吗?

  我找了找《我本是高山》的创作团队,电影的导演之一是郑大圣,著名导演黄蜀芹的儿子,制片人之一是吴妍妍,是著名导演吴天明的女儿,这样的团队也不差呀,但老百姓不买你们的账,你们也得受着。

  用纯粹我个人的观感,我觉得现在中国电影圈里的大部分创作人,放在微博上和头条号上,还有推特上,就像一群傻子一样,感觉是中国这个国家在向前走,而他们在向后退。

  本来,我还是很想去看看《我本是高山》的,但现在是不想去了,因为这部电影犯的毛病太显而易见了,就是一群小文青创作者们,虽然通过体制内的资源,能拿到改编张桂梅事迹并拍成电影的机会,但他们就根本没摸到张校长精神境界的肩膀头,更别说摸到人家精神境界的天花板了。

  我相信,这里面除了创作者的问题,不用说,应该还有电影审查机构的问题,因为行业内和体制内,都是小文青、中文青、老文青们忝居其位,现在中国文艺界有多少人真会相信“共产主义”?这是多么显而易见的事,所以,你说,他们能把握好方向吗?

  我前面说的,虽然此次网络大争议搞得西方主流媒体都知道了,都在围观、报道,但现在的西方媒体对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已经根本不懂了。

  以前呢,比如我们还是年轻人那会儿,它们只要拿出一个半真半假半黑半白的政治定义,就能把中国年轻人蒙得团团转,我们这代人骨子里都是见到“洋”字就脚软的。但是,现在的西方媒体已经无法理解,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为什么会对“共产党员张桂梅”的形象这么维护?你说,张桂梅一点儿也不富有,也不漂亮,更没有什么出色的表达能力,但却这么令年轻人着迷,张桂梅这个中国偏远山区的一个普通高中的校长,到底有什么魅力重塑了那么多中国年轻人的灵魂呢?这是西方媒体绝对无法理解的。

  我们再换个角度说,如果说政治宣传就是制造社会偶像,那么张桂梅就是这几年最为成功的社会偶像,她的形象越朴素、越粗糙,她的精神气质对年轻人的穿透力就越强。

  1960年代中国出了个雷锋,22岁就牺牲了,毛主席给他简简单单题写了一句话: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精神它怎么就能够从此风靡中国半个多世纪,而生生不息呢?雷锋啊,22岁就不在人世了,无论是当学生、当工人还是当解放军,也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雷锋精神的魔力,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部分。

  我看张桂梅,亦如此。

  她如此平凡,又如此伟大,这种越平凡反倒越伟大的审美和价值观,我虽然读过许多西方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著作,都找不到相同的,惟中国文化基因所独有,也只有我们中国的普通人,才有可能深入到另一个普通的心灵和灵魂深处去体验,去发现他们的灵魂之美,发现那些极为平凡的外表之下的高山大河一样宽博雄伟的内心世界。哎呀!我这些词用得太好了,说的我自己都有点儿热血沸腾。

  其实《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本身,并不是网络争议的核心,我也不相信这部电影拍得有多差,尤其是海清老师的演技是很出色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因此看到了现在占据着中国互联网绝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年轻人一代,他们与这么一位普通的大山里的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灵魂居然是如此契合,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这些年轻人对张桂梅的认知,比我都要深刻得多。

  我一直就想不清楚的一件事,既然现在中国的那些大型国有企业,都能渐渐成长为与美西方大型企业平行竞争的主体;既然现在中国的华为公司、比亚迪公司、字节跳动公司这样的新兴科技巨头,都能渐渐成长为与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平行竞争的主体;还有早在前苏联时代,几十年前了,苏联电影界已经成长为与好莱坞平行的另一极的主体了;那么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电影界,你看看这拍出来的《我本是高山》,琢磨琢磨,为什么中国电影界的人、作品,还有那股子精气神,怎么还看起来就像是美国“好莱坞大学”在中国办的附属中学呢?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