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驾手记4:再谈抗战纪念馆的布展--橘子洲头
导航菜单

郭松民| 自驾手记4:再谈抗战纪念馆的布展

  这种政治上的落后,在抗战中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作 者 | 郭松民

  编 辑 | 南 方

  01

  —

  昨天点评了位于陆家新屋的衡阳保卫战纪念馆,今天聊聊位于岳屏山的衡阳抗战纪念馆。

  和“陆家新屋”的偏袒与护短不同,“岳屏山”纪念馆的布展,可谓中规中矩,相当平衡。

  “岳屏山”中,用了许多图片与文字,写明了共产党对抗战的领导作用。

图片

  在“前言”中,强调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上图),这与“陆家新屋”的“前言”呈鲜明对照。

  无疑,这是一个进步。

图片

  在“第一篇章”,明确写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倡导并高举全民族抗战大旗。衡阳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方针的指引下,英勇不屈,积极投身抗日热潮。”(上图)

文本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第二篇章”中,则具体介绍“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抗日游击干部,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骨干力量”。(上图)

  和目前国内的其他抗战纪念馆的布展一样,“岳屏山”纪念馆的布展是平衡的,即在强调并肯定共产党对抗战领导作用的前提下,也用了相当的篇幅,具体形象的手法,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表现,做了颇多展示。

图片

  这是对第10军指挥人员的介绍。(上图)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描述已自动生成

  对薛岳和九战区的介绍。(上图)

电视萤幕画面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部短片,专门介绍薛岳的“天炉战法”。(上图)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描述已自动生成

  介绍衡阳外围的张家山战斗。(上图)

图片

  介绍衡阳保卫战最后关头的巷战。(上图)

  02

  —

  无疑,“平衡”比“偏颇”要好。

  但这样的布展,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疑问。

  这个疑问就是:在整个抗战期间,共产党并不掌握中央政权,也不掌握对庞大的国民党军队的指挥权,自己领导的正规部队也相对弱小(尤其是在抗战初期),如果国民党军队如各纪念馆展示的那样,抗战如此积极,作战效能如此之高,国统区又如此团结……那么,共产党对抗战的领导,又从何谈起呢?

  进一步来说,这样的布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疑问,也在很大程度上,抽去了解放战争正义性的基石。对参观者,尤其是不了解历史的年轻一代,会造成了这样的误导:国民党之所以在内战中失败,是因为国军在抗战中过度拼命,牺牲太大。

  但历史并非如此。

图片

  必须指出的是:各抗战纪念馆,在“平衡”、“尊重历史”的名义下,对国民党的抗战做完全肯定性的评价,恰恰遮蔽了这样一个历史真相:国民党政权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权,国军虽然有德式钢盔和军装的包装,但远没有完成近代化、国家化,而是带有极强的封建性,基本上是大大小小军阀的私人军队。

  这种政治上的落后,在抗战中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国军内部存在深重的阶级压迫,各级官长贪污腐败、喝兵血,导致大量壮丁死于饥饿、体罚、疾病等等;国军士气低落,作战效能低下,国军战术机械、呆板,更使得中国有限的国防力量,在历次“会战”中,受到不合理的损失;

  第二,由于半殖民地性和买办性,在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党政权都存在严重的妥协投降倾向,国民党的抗战目标,仅仅是“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状态”,也就是说,东北干脆不要了。

  第三,国民党政权代表的是地主、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利益,对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一直心怀戒惧。所以,虽然形成了国共合作,但国民党一直把共产党视为“异党”,制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提出“限共”、“溶共”方针,从1939年起直至1943年秋季为止的5年内,国民党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造成严重的内战危险。

  简言之,正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的落后性、反动性、黑暗性,才为共产党在没有掌握中央政权的情况下,却获得了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创造了前提。

  在全国范围内,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战略方面的领导,包括:

  1、毛主席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对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这个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亡国论”是错误的,“速胜论”是没有根据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

  2、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并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使敌后战场在1938年武汉会战后,就逐渐超过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945年,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到一九四三年,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为解放区军民所抗击;国民党战场所担负的,不过日军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伪军的百分之五而已”)。

图片

  3、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揭露并阻止了国民党的投降行为;

  4、按照毛主席提出的“有理、有利、有节”方针,既打退了蒋介石和国民党发起的三次反共高潮,又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点击阅读】

  5、实行减租减息,按照“三三制”民主原则建立抗日政权,把陕甘宁边区和各解放区建成“十没有”(即“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的模范区,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在抗战胜利后建成一个更加光明的社会的希望。

  ……

  凡此种种,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了。

  回到纪念馆的问题。如果各个抗战纪念馆,不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腐败无能、阴谋投降,以及军事上的拙劣进行充分的揭露与展示,那么,谈论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不就成了无的放矢吗?

  03

  —

  其实,前面谈到的这些问题,本来早有定论。

  1945年4月,毛主席向七大做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用很长篇幅论述“两个战场”,即“国民党战场和解放区战场”,对此作了详尽、雄辩的分析,其中比较精彩的是这样一段——

  “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国民党战场的战略性的进攻,逐渐地将其主要军事力量移到了解放区战场;同时,针对着国民党政府的失败情绪,声言愿意和它谋取妥协的和平,并将卖国贼汪精卫诱出重庆,在南京成立伪政府,实施民族的欺骗政策。从这时起,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它的政策上的变化,将其重点由抗日逐渐转移到反共反人民。这首先表现在军事方面。它采取了对日消极作战的政策,保存军事实力,而把作战的重担放在解放区战场上,让日寇大举进攻解放区,它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图片

  1965年,即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的时候,《解放军报》以国防部长林彪的名义发表了《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一文,也对“两个战场”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总结——

  “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的时候起,国民党在长时期内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在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它的军事优势,长驱直入,占领了半个中国。在日本侵略者大肆进攻和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面前,国民党被迫参加了抗战,但是,不久以后,他们就采取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抗日战争的重担,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区人民身上。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万人,武器和装备都很差,而且长期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队的两面夹击之下,但是,他们越战越强,成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

图片

  为什么这些早已是共识,并且反映了抗战历史本质的结论,会被渐渐遗忘,甚至颠覆了呢?

  2025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预计社会公众和学生等等,参观各抗日纪念馆,会出现持续的高潮。

图片

  只是,纪念馆如此布展,尤其是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等只字不提,如何能够使参观者对抗战历史获得正确认知呢?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2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