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毒舌:联想9次股权变化,司马南说得对不对,大家自己判断



最近几天时间,司马南联想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针对这个事情孰对孰错,我们不去判断,是非自有公理。
 
但是在司马南提出7个拷问之后,联想却显得异常安静,至今貌似没有给出什么正面的回应,任凭广大网友风吹雨打,联想仍然纹丝不动。
 
这跟联想一贯的作风貌似有点不一样,以前联想对于这种攻击性言论可会正面回应,甚至把对方起诉到法院,众多财经自媒体接到联想律师函的估计并不在少数。
 
那为什么面对司马南的拷问,这次联想却选择沉默了呢?
 
对于这个事情,我们不去做解释,也不去推断,今天我们就单纯来聊一聊联想从成立至今股权的一些变迁,让大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至于联想有没有像司马南所说的那样,大家自己去判断。
 
联想成立于1984年,当时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出资20万元成立,最初的员工由计算机所的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构成。
 
最开始的时候,这家公司并不是叫联想公司,而是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其目的是要将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成果转化出去。
 
这时候的联想是由中科院100%控股的国有企业,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联想刚成立的前几年,依靠倪光南所主持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迅速发展壮大,一年新增利税就达到上千万,而且这些利税基本上都留在计算机所这家企业里面。
 
1991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但更名之后的联想仍然由中科院100%控股。
 
1993年联想股权进行分红划分,确定按照中科院占20%,计算所占45%,联想自身占剩余的35%的股权比例进行分红,从1995年开始实施。
 
到了1998年,联想又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万变为10000万,新增注册资本来源于盈余公积转增,但仍由中科院100%控股。
 
但是几经变迁之后,联想的股权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联想几次重要股权变化的经过。
 
第一次变化(1994年)
 
提到联想的股权变化,很多人都容易忽略1994年的这一次变化,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上市,它是从联想控股分离出来的,承接了联想控股的电脑业务,也是联想控股最核心的业务,当时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的股份至少达到40%以上。
 
第二次变化(1999年)
 
1999年,联想在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主要安排联想集团所持有的35%股份的分红。
 
在这一次计划当中,1984年参与创业的15名骨干获得其中的35%(对应持股股比例是12.25%);大约有160位核心员工获得其中的20%(对应的持股比例大约是7%);最后有一部分属于未来骨干员工,包括1999年当时的联想员工获得剩余的45%(对应的持股比例大约是15.75%)。
 
这次股权变化主要发生在联想所拥有的35%分红权上,联想控股整体股权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第三次变化(2001年)
 
从1998年开始,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都积极进行改制,到了2001年,联想也顺应潮流进行改制,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改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正式更名为控股有限公司。
 
改成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其注册总资本为66086万元,其中中科院出资42955.93万元,占股65%,是绝对的控股股东;另外联想控股员工持股会出资23130.11万元,持有35%的股份,随后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更名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这个时候联想的股权仍然是非常清晰的,就是由中科院控股,另一部分由员工参与持股,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第四次变化(2009年)
 
2009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在北京市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的方式,将其所持联想控股29%的股权,以27.5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泛海控股集团,转让股权之后,中科院持股比例下降到36%。
 
至于为什么中科院要在这个时候将29%的股权转让给泛海集团,这里面一直是一个疑问,因为那几年联想的发展一直挺不错,并不缺钱。
 
在2009年,联想控股的营收达到1,063亿,净利润为12.13亿元;而在转让股权之后的2010年,联想控股营收1,469亿,净利润35.9亿元;2011年营收1891亿元,净利润13.3亿元;2012年实现营收2266亿元,净利润17.3亿元。
 
按照泛海29%的股权比例计算,3年时间对应的净利润达到19.28亿亿元,相当于泛海只需要投资4~5年就可以完全回收成本,这笔买卖太划算。
 
第五次变化(2010年9月)
 
2010年9月27日,柳传志、蔡金芳、朱立南、李旻、曾茂朝等7人在北京成立北京联持志同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随后又以北京联持志同公司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相继成立了14家有限合伙企业,然后以这14家“联持会”为发起股东,在2010年12月29日,共同成立了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2010年12月30日,联持志远与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签订《合并协议书》,由北京联持志远吸收合并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吸收合并完成后,联想控股的股权变更为:中国科学院持有36%,北京联持志远持有35%,泛海控股集团持有29%。
 
第六次变化(2011年6月)
 
在2011年6月份的时候,当时联想控股持以及员工持股平台持有联想集团42.4%左右的股份,公众持股56.93%,董事持股0.72%,其中杨元庆个人持股0.7%。
 
 
到了2011年6月17日,杨元庆从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手里购得联想集团8%的股份,共计7.97亿股,花费约为31.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15亿元),其个人持有的联想集团股票占公司已发行股票的份额由此增加了8%至8.7%。
 
对于这个交易,当时杨元庆表示这个交易本身属于个人投资行为,但至于26.15亿元的资金到底从哪里来,当时联想以杨元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表示。
 
杨元庆从进入联想到2011年,22年总共的收入也只不过是4亿港元左右,跟31.5亿港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但在联想控股将8%的股份转让给杨元庆之后,其所持有上市公司联想集团的股份下降到34.35%左右。
 
随后联想控股持有联想集团的股份也有一些小的波动,但总体一直稳定在33%左右,截止2021年11月,联想控股直接占有联想集团23.81%的股份,另外还间接通过全资公司南明有限公司和众杰有限合伙持有联想集团7.22%的股份,相当于联想控股合计持有联想集团31%左右的股份。
 
第七次变化(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泛海控股以协议方式将其所持联想控股9.6%的股权转让给柳传志、朱立南、陈绍鹏、唐旭东、宁旻等五位自然人,北京联持志远也以协议方式,分别向泛海控和黄少康,转让其所持的9.5%和1.5%股权。
 
让人有一点困惑的是,为什么泛海股权要转让给联想一些高管个人,而不是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
 
第八次变化(2012年)
 
2012年2月,泛海控股再次以协议方式将联想控股8.9%的股份转让给北京联恒永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根据工商数据查询,北京联恒永信投资中心由设置在天津的6家有限合伙以及7家咨询公司持股,这7家企业的持股人全部是个人,这些人都是没有直接持有联想控股股份的联想高管。
 
 
经过这一次股权变化之后,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变更为:中国科学院持有36%、北京联持志远持有24%、泛海控股持有20%、北京联恒永信持有8.9%、柳传志持有3.4%、朱立南持有2.4%、陈绍鹏持有1%、唐旭东持有1%、宁旻持有1.8%、黄少康持有1.50%。
 
第九次变化(2015年)
 
2015年6月,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后众多股东股权都出现了不同稀释,其中中科院持股比例下降到29.1%,正式跌破30%,相当于中科院已经失去了控股权。
 
 
以上就是联想过去几十年期间的股权变化情况,到底有没有问题,我们不做评论,大家自己去判断。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