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七十年前的金门战斗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吗?

七十年前的金门战斗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吗?

有报道说,台湾省傀儡政权头目蔡某最近去金门岛“出席古宁头战役70周年纪念活动”。这所谓“古宁头战役”,就是七十年前解放战争尾声时发生在福建厦门沿海的一次夺岛战斗,“古宁头”只是金门岛西北端当年登陆处的小地名,“战役”云云不过是国民党残匪为自我吹嘘而虚夸之词,现在一些大陆“学者”也糊里糊涂或暗藏玄机地鹦鹉学舌。

对于这金门战斗的历史定位,现在所见的一些书籍和网络上的说法大都谬误严重。

西元1949年7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入福建,很快击破国民党军队的顽抗,横扫全省直到沿海地带。西历10月17日厦门解放,七天后的西历10月24日,第十兵团分属两个军的三个团约一万人的兵力即渡海向位于厦门以东五海里的大金门岛发起攻击,但因后援不继,登岛部队与数倍于己的敌军血战三个昼夜后全部损失。(对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参战人数的考证见洪小夏的《关于金门战役几个史实的考证》一文,载《金门:内战与冷战》,九州出版社西元2010年9月第一版)

金门战斗失利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第十兵团领导人轻敌大意,在仅征集到只够运载原定参战部队第一梯队的三百只船的情况下就发起进攻,以致出现这三百只船被毁后增援部队无法上岛的状况,使登岛部队陷于粮弹不继的境地。即便如此,解放军登岛部队仍毙伤俘敌一万人左右,而自身有高达一半的人员力战牺牲,充份体现出解放军指战员坚强的战斗力和昂扬的革命意志。(见洪小夏:《关于金门战役几个史实的考证》)

对金门战斗,当时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大吹大擂为“大捷”,以后在一些相关文章和书籍中更宣传其“扭转局势”,让国民党“走出逆境”,甚至绘声绘色地炮制出蒋介石听到金门战斗结果后“流着眼泪说台湾安全了”之类的故事,乃至到西元2009年,台湾省那位马“总统”仍然在纪念金门战斗六十周年的“演讲”中吹嘘此战“改写了现代中国历史关键的一页,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命运”。而在大陆方面,现在可见的一些公开出版物的作者似乎也认可金门战斗具有“转折性”,比如有人说“金门岛之战的结局一直影响着中国当代史”,有人说“在金门战役发生之时,尚无人认识到它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但后来几十年军事、政治、外交形势的发展,愈益证明了该役的这一转折性地位”,还有人说“金门战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金门战役虽战于一隅,却影响全局。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无金门之战,便无今日台湾”。

然则,金门战斗真具有如此了不得的“转折性”的历史意义吗?

顾名思义,在敌对双方的争竞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大致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被动、失利的一方因此变为主动、走向胜利,而原本主动、胜利的一方从此趋于被动和失败;另一种是原本濒于灭亡的一方因为此一事件而转危为安,另一方则因此事件未能将对手完全消灭。考察当年解放战争中共胜蒋败的历史,金门战斗根本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此种“扭转局势”的作用。

从前一种情况来看,金门战斗发生之时,南方的两广、西南的云贵川和西北的新疆尚为国民党军所盘据,而金门战斗后,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直至西元1950年4月解放海南岛,完成了解放战争中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歼灭战,其势仍然如秋风扫落叶。历史已经表明,金门战斗发生后只过了仅仅半年时间,解放军就完成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大陆国土的解放,而国民党势力则龟缩到台湾和浙江、福建沿海的少数几个小岛上,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败的历史大趋势昭然矣——在这历史大趋势中,小小的金门战斗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以后一种情况而言,历史的事实是金门战斗后国民党势力在台湾岛上残存了下来并直到现在,然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完全是因为帝国主义势力的干预,与金门战斗毫无关系。事实上,金门战斗的失利不可能打消共产党解放沿海诸岛的计划,金门失利后仅六个月,四野部队就渡过琼州海峡解放了海南岛,而福建方面的三野部队一直在为夺取金门、马祖乃至台湾等岛屿作准备,只因西元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而暂时推迟。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解放台湾的计划重新提上重要日程,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于西元1955年1月发起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了浙江台州湾外的一江山岛,并进而解放了浙江沿海的所有岛屿。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帝国主义势力对盘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翼护,随着解放军海、空军力量建设的初见成效,在西元1950年代内解放台湾是必然的。与上述决定性的历史因素相比,金门战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便西元1949年10月的那次战斗中解放军占领了金门岛,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海、空军建设后才能发起对台湾岛的进攻,这期间仍然会受到朝鲜战争和帝国主义势力干预的影响而无法短时间内达成解放台湾的目标。综上可知,当年金门战斗的结果对历史的走向是无足轻重的。

当然,金门战斗在当年对国、共双方也不是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对国民党残匪来说,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一泻千里的溃败中得到了一个能够吹嘘宣传打气的“大大”的材料;而在解放军方面,则给获得伟大胜利后产生的一些骄傲轻敌情绪予以及时的提醒,并由此获得了对渡海作战的初步认知和重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