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前,1919年7月14日,青年毛泽东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以及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邵飘萍任社长的《京报》的影响,也在湖南长沙创办了一份影响深远的报纸——《湘江评论》。
当年,初出茅庐的毛泽东并没有什么名气和影响力,他就凭着一股革命热情和为国为民的牺牲精神,自己写稿、约稿、审核校对,还要去策划、排版、印刷,甚至还要拿着报刊去大街上叫卖。
这一篇篇凝结着一代新青年心血与才情,分量十足又符合历史前进方向,汪洋恣肆、慷慨激昂又极富思想性、深刻性的文章发出来后,自然获得了长沙民众一致好评,被公认为是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
据历史记载,《湘江评论》创刊号起初只印了2000份,很快就卖完了,重印的2000份,也被销售一空,所以从第二期起刊物就印5000份,这在当年的中国,已经算得上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了。
李大钊看到《湘江评论》后,称赞说: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报刊之一”。
胡适曾说:《湘江评论》刊登的《民众的大联合》,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实是现今一篇重要文字。当时,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些报刊也都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了《民众的大联合》,启迪了很多民众。
更为重要的是,《湘江评论》成功引导了一大批青年学生投身到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中来:从郭亮、向警予,到萧劲光、任弼时;甚至许多外省的年轻人也纷纷写信求购这份报纸。
这样的轰动,这样的一份极具战斗性的报纸,自然也引起了反动派的高度警惕和恐慌。
1919年8月中旬,第五期的《湘江评论》小样刚刚打出来还未及发行,便遭到了军阀张敬尧的查禁,理由是宣传“过激主义”。与此同时,毛泽东领导发起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因组织长沙群众搞焚烧日货的爱国运动,也被张敬尧强行解散了。
实际上,《湘江评论》活了只有短短1个月的时间,只出了四期加一个临时增刊,虽然在时间和数量上都非常短、少,但这份报纸却在中国报刊史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令天的自媒体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伟大功绩。
是的,创刊仅仅一个月的报纸就被封了,一个投入了巨大精力、正在快速“增粉”、并开始获得广告收益以来资助新民学会的新平台被禁了,想必对青年毛泽东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吧。
但,当年毛主席并没有失望和退却,而是选择了继续战斗。
他换了“新号”,隐藏在《新湖南》背后,主持编辑工作,继续宣传新思想。
他召集了原学联的骨干同学,以新的名义,积极恢复学联的工作。
他更是联合了湖南甚至北京的教育界、新闻界人士和湘籍议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驱逐张敬尧的运动:“张督祸湘,罪大恶极,湘民痛苦,水深火热”……
你封我报纸,祸乱湘民,我就驱你出湘,绝不妥协,这就是永远战斗着的毛泽东,这就是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对我们21世纪的新青年有着深远的榜样作用。
那么,青年毛泽东当年在报纸上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民国大师”和青年学生的欢迎,以及反动军阀的痛恨呢?
在这里,小兵找到了《〈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和近 7000字的《民众的大联合》,以飨读者。
毛主席说:“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教育,兴业,努力,猛进,破坏,建设,固然是不错,有为这几样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听一听这样激动人心的宣言吧!
毛主席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进行大联合,而俄国的“十月革命”才是真正的民众大联合。
毛主席还为各个行业的劳动人民发声,他为工人发声,为农民发声,为妇女发声,为教师发声,为车夫发声,希望大家一起争取更好的待遇,让大家真正变成“人”,不再被践踏、被欺压。
毛主席慷慨激昂地写道:“压迫愈深,反抗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从这句话,小兵想起了毛主席的那句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青年毛泽东指出,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方法,要反抗强权者、贵族和资本家的剥削压迫,民众就必须联合起来。
虽然这个时候毛主席还没有彻底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我们分明已经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
而且尤为宝贵的是,毛主席把民本主义的思想,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直保存到了1976年9月9日!
红色小兵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