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为什么印度强奸犯这么多?

  都知道印度是强奸大国,那到底为什么这个国家的强奸犯罪这么猖獗呢?

  最近Netflix出了一部基于几年前那起震惊世界的印度黑公交轮奸案真实案情改编的美剧《德里罪案》(Delhi Crime),详细讲述了案子侦破的过程。

  看完,大致能找到印度强奸案如此高发的一些线索。

  

  1、让人发指的黑公交轮奸案

  2012年12月16日晚上,德里一名即将毕业的医科女大学生乔蒂·辛格·潘迪(Jyoti Singh Pandey)和男性友人一起看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回家途中误上了一辆非法营运的黑公交车。

  包括司机和售票员在内的六名歹徒对女孩进行毒打和轮奸,用铁棍捅进她的身体,还把她的肠子拽出了体外。

  被人发现的时候,女孩身体赤裸昏迷在路边,两个星期后在医院去世。

  

  印度是强奸大国,有统计说平均每20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德里更是多年拥有“世界强奸之都”的恶名,当地人对此早已熟视无睹,即使警察也已经感到麻木。

  但这一切因为这个案子改变了。

  几名凶手的丧心病狂如一道惊雷震醒印度人。

  他们痛惜乔蒂的悲惨遭遇,称她是“印度的女儿”,她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两个星期牵动了亿万人的心。

  一开始媒体出于尊重受害者而没有披露她的真实姓名,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Nirbhaya”,意思是“无畏”。

  在她去世以后,她的父母希望这个事件能更有现实警示意义,因此同意外界使用她的真名。

  人们走上街头要求严惩罪犯,更要求铲除强奸盛行的土壤。

  最后,印度政府紧急出台一系列措施安抚民意,遏制住了强奸猖獗的势头。

  说这是一个改变印度的案子,也不为过。

  

  

  2、这个案子是怎么破的呢?

  六年来世人从未遗忘乔蒂这个“印度的女儿”,相关的影视剧其实已经不少。

  这一部《德里罪案》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从警察的视角来审视这个案子。

  片子的主角,也是整个案子得以侦破的关键,是德里南区的女副警长瓦迪卡(Vartika Chaturvedi)。

  

  这个角色做了很多虚构处理,在现实中她叫夏尔玛(Chhaya Sharma)。如果不是她一开始顶住各种压力坚持全力追凶,这个案子很可能同样会像以往别的案子一样不了了之。

  要侦破这个案子,一开始看起来似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整个犯罪过程发生在行驶的车辆之内,路人和其他车辆根本不可能看到车子里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完全没有任何的目击证人;

  案发的车辆并不是正规运营的公交车,因此没有在公交系统里登记在案,很难排查;

  两名受害者在夜色里稀里糊涂地上了车,根本记不清这辆车子的特征,何况受害女孩还重度昏迷神志不清;

  时间是另一个不利因素,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线索,可以想见犯罪证据会很快被销毁,罪犯就此将隐身德里两千万茫茫人海逍遥法外。

  女副警长在深夜两点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医院,然后连夜召集各个分局局长成立41人的专案组,自己坐镇办公室指挥,连续五天五夜没有回家。

  她先排查了黑公交行驶沿线的摄像头,大部分摄像头都对着店面,因此没有拍到路边。

  但天无绝人之路,碰巧有一个摄像头因为螺丝松动转了一个角度,恰好拍到了那辆罪恶公交,可以看到车身是白色的。

  

  另一条线索来自于男受害者,他依稀记得两人是从公交车前门被拖下了车,因为后门被封死了——说明那辆公交车经过改装之后做了校车。

  有了这两个线索,搜查范围就缩小,紧接着六名嫌犯的身份也浮出水面。警察分开几路出击,一点点把网收紧。

  最终,六名嫌犯全部落网。其中一名嫌犯后来在狱中自杀,另一名未成年嫌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剩下四人全部被判处死刑。

  一般情况下印度警察破一桩案件要花五年时间,但这个案子侦破只用了五天,创造了一个少见的奇迹。

  

  3、渎职无能的警察

  不过,如果仅仅把这部片子当成一般的刑侦剧来看,就有点太浪费了。

  它最有意思的看点,是在正面表现警察神勇破案的同时,一层一层地揭示出了印度社会所存在的种种弊端,看完以后多少能让人感受到印度强奸案高发的原因。

  女性游客独自一人去印度旅游,安全总会是第一个考虑的因素。这不是外界的扭曲印象,而是印度人的日常生活。

  片中编剧设置了一个女副警长女儿的角色,她的年龄和乔蒂相仿,从她的口中说出德里当地人对这个充斥性犯罪的城市的痛恶,“走在路上会被骚扰,坐地铁总有男人盯着看”。

  

  因此,在大学毕业以后她就申请了加拿大的大学,想要彻底远离德里。

  而女副警长全力追凶,潜意识里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希望能还给自己女儿这样的女孩子们一座安全的城市。

  但她所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手下警察们的敷衍了事、疏于职守,片子里用很多细节表现了这一点。

  一开始接手处理的警察漫不经心,觉得这不过就是一起寻常的强奸案,甚至不解为什么要连夜处理,“我们之前也处理过很多强奸案,这案子有什么特殊的?”

  

  几个分局局长也互相推诿,都不想接手这个案子。有的说应该属于受害人上车地点的警署管辖,有的说应该属于受害人被发现的地点。

  治安检查关卡的警察上班时漫不经心地抽大麻聊天,满载走私象牙的卡车从他眼皮子底下轻易蒙混过关。

  

  在案件侦查最紧张的时刻,其中一名分局局长要求请假回家,理由是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去健身房了”。

  罪犯车的仪表盘上有一尊湿婆神像。这么明显的线索,然而一开始警察却根本没有在意。

  

  受害者的DNA、血液和尿液的样本采集出来后为了防止被污染必须要有医院的封签,可是初级警员却反问长官,“有这个必要吗?”

  预算也严重不足:审犯人的时候会突然断电,因为警察局交不起电费;特警队队长执行抓捕任务还得找人借车……

  剧中警长在面对公众质疑时辩解,“纽约800多万人,纽约市警局NYPD的预算是40亿美金,而德里1800万人,预算只有4000万。”

  虽然困难重重,但一点点接近线索,眼看着曙光就要到来,然而这个案件却被用于政治斗争,德里地区部长想利用这个案件把警长赶下台。女副警长感到疲惫之至,“越到最后,越觉得全盘皆输”。

  很显然,原本应该维持正义震慑罪犯的警察却全面败退,这是造成强奸盛行最直接的原因。

  4、贫民窟里的恶魔

  这个案子中的六名罪犯全部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住在贫民窟,没有接受过教育,没有稳定的工作。

  就像剧中一个角色说的,这样的人生活在贫富差距极其悬殊的社会里,受到各种刺激、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失去,随时可能变身为疯狂报复社会的恶魔。

  当然不是说有钱人里就没有强奸犯,但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毫无疑问是引发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印度是世界上贫富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

  印度首富不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但他在孟买的豪宅全世界最贵。27层的一栋大楼里住着他们一家六口人和600多位仆人。

  而离他的豪宅不远,就是一片贫民窟。两相对比,触目惊心。

  前阵子他的女儿结婚,婚礼极尽奢华,让人叹为观止。

  这样的贫富差距在剧中也有展现,每一个阶层之间都有着不可逾越的墙。

  中产精英家庭的孩子可以就读私立学校,可以选择去国外读书,比如女副警长的女儿。

  而23岁的女受害者来自德里郊区的一户平民家庭,父母卖地攒钱才供得起她读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在呼叫中心做兼职,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女警员妮缇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从家乡小城来到首都德里做警察,但父母依然在为她的嫁妆头疼。

  一名男警员的妻子得了重病,他没钱也没时间带妻子去正规医院看病,妻子的病就一天天地加重。案子结束后,他才弄到了仅有的一板西药。

  身为社会既得利益者的中产阶级,很容易就忽视社会另一面的存在。但其实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是一个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5、把女孩比喻成花,并不是一种尊重

  但是,除了所有这些,真正造成强奸如此盛行的深层原因,是人们的观念。

  一名主犯在被警察审问时还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被强奸的女孩自己要负主要责任”。

  他说自己本来没有想对女儿怎么样,可是女孩和男性友人在车上有亲昵“出格”的动作,因此自己就想教训一下他们。

  他反问警察:“好女孩怎么还会晚上九点在街上闲逛呢?强奸她的时候,她不应该反抗,完事后我自然会放她走。”

  这种论调听起来太耳熟了。

  不光是印度,全世界的强奸犯都会以此来为自己辩解:因为那些女孩穿了暴露的衣服,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只是受到了诱惑而已。

  

  BBC有一部在印度已经被禁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可以和《德里罪案》结合在一起看。

  纪录片里,嫌犯们的辩护律师对着镜头大言不惭地说:

  “在我们的社会,女孩子在晚上6点半、7点半、或者8点半以后是不应该和不认识的人外出的。如果实在有需要出门,那必须要有家人陪同。”

  

  如果你觉得这种受害者有罪论只是罪犯为自己狡辩的借口,不妨再想想: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男性,会觉得自己有权给女孩们定一个行为举止的规范标准,细致到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要在什么时间呆在家里什么时间外出,细致到可以依此判定什么样的女孩是好女孩、什么样的又是坏女孩,霸道到他们可以依此对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女孩子任意处置?

  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和权利呢?

  BBC那部纪录片里,嫌犯们的另一名辩护律师的话清晰地勾画出了这种谬论背后的逻辑。

  他说:

  “女人就像花儿一样,漂漂亮亮的,温柔、让人愉悦……花朵需要被保护。如果把花儿放在水沟里,就会被损坏。只有把花放在寺庙里,她才会得到尊重。”

  

  你看,把女孩子比成花朵、夸女孩子可爱、认为女孩子需要保护,并不是对女性的赞美和爱护,恰恰相反,是对人的物化、是对独立人格的抹杀。

  我总是一而再地鼓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鼓励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原因就在于这里:

  需要被保护也意味着可以轻易被冒犯被伤害,当有意加害者意识到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自然也就不敢如此肆无忌惮了。

  而这不仅仅适用于强奸,也适用于所有权利被侵犯的情境。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