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韶山纪念毛主席讲座(下):大寨人做历史的主人翁!

大寨人做历史的主人翁!

——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农业学大寨篇讲座(下)

理想燃烧

  孙树贵和晁拉生两位老同志讲完后,朱老师说,今年又是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60周年,1964年5月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齐响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激励人们大干快上!建造8万4千多座水库,开凿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灌溉面积超过30万亩的大型灌区修建了四百五十多个,其中都江堰灌区,安徽淠史杭灌区,河套灌区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韶山灌区是农业学大寨盛开的鲜花,农业战线硕果累累。下面请顾秀林教授为我们铺展农业学大寨的壮丽画卷。

  有请顾老师!

  顾秀林老师说:

  我首先说一下啊,我来了韶山以后这两天所见所闻颠覆了我来以前做的准备,我觉得我不应该那么讲,然后我就重做这功课,实际上没完全做完,当然我们对毛主席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农业方面的建设还有制度创新,这个探讨其实是很不够的,也可以说呢是刚刚开始,所以我今天也就是呃做一个分享,把我最近尤其是这两天在韶山感受到的和想到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应该说呢我自己都觉得我没有想好,所以挺忐忑的,虽然对着咱们这些朋友和同志讲了很多次了,每次都还是讲的不错的,今天反而觉得有点忐忑啊,这个我就想让大家事后可以交流,要是不同意或者不明白的到时候再说说。因为做的不好所以也就没有PPT了,我就这样用语言来讲吧,反正咱们都是很熟悉的同志和朋友,应该是能够这样交流的。

  今天的题目呢是《农业学大寨——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我给我自己加了个副标题叫《做历史的主人翁》。我们在建国以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们一直秉承着一个政治上的原则: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在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社员是自己的使用的那一批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主人,然后党中央毛主席也一再的教育广大的农民要做这个集体经济的主人,要做主人这件事呢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是一件新的事情,劳动人民本来不会做主人,本来是做奴隶的,是被利用的是被剥削的是被使用的,到了今天呢,人成了一种资源叫人力资源啊,你是被利用的一种资源,你不是主人。可是呢建国以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是应该做主人的,但劳动人民还不会做主人,或者说呢要做主人你还有很多条件还有很多事情要学。农业学大寨,大寨精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经典!把劳动人民怎么做主人、怎么学会做主人,把这个主人翁的精神给诠释得淋漓尽致,这还不算,我认为啊就是农业学大寨这运动被停止了,40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这件事,大寨经过了无数的批判啊,甚至被造谣啊,被无数次的从里到外的三查:有没有不实之处啊?你那些石头真的是拿钎子打出来的啊?你说就400多人的一个村子,能把这事干成了?把七沟八梁一面坡都给收拾好了?就在十年之内从土改到完成一共才用了十年就把这些事都办了,你做到了吗?这40多年的翻查可以证明大概经得起历史的拷问。那么这一切又把大寨的精神抬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我的副标题是《做历史的主人翁》。(鼓掌)

  我们这个在毛主席领导下,在农业上创造了一个集体经济的所有制,以人民公社的体制为他的表现形式,人民公社也在1984年被解散了,但是这段历史还没有完,中国的广大农民在解放初期95%以上是不识字的文盲,农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不光是做了自己的主人,做了生产资料的主人,还做了历史的主人翁,这条路已经开了,这个精神已经留在这了啊。今天当人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这个种种过去没有见过的事情之后,当大家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时候,都会回想起在集体经济的那个时代我们是怎么做的,那就是说我们为自己定立了一个新的哪个正确哪个错误的一个标准,这又是一个历史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对大寨精神的研究和理解还没有完成,尤其是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为我们对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段历史也应该有这种精神:就是不断的去研究他和去认识他。

  今天我打算分5个小标题吧,讲一讲可能前面会讲的多一点啊,后边可能会来不及讲的太好。第一个要点呢是对大寨的再认识,做国家的主人翁和历史的主人翁。

  第二点是农村工业化。这个问题呢是牵联到毛主席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从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两条腿走路的战略,这一点呢可能没有被各个时代的领导深刻的认识到甚至当农村工业化的高潮来到的时候,执行改革开放路线的这届领导废除了人民公社解散了人民公社,拆掉了这个农村工业化正确发展的体制基础,造成了一个极大的遗憾。

  第三点两次绿色革命。这里我想讲一讲关于杂交水稻的故事,这个点可能有些事是很多人没听说过的。

  第四个点是保护传统农业,这个又要牵扯到一个现在很重要的事件,就是生物战争——生物技术带来的生物战争。

  最后一点是我最没有把握的,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么这里有一个理论上的一个事情,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列宁对于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阶段他是处于什么位置是有些看法的,因为社会主义革命是革资本主义的命,那么农业作为小生产或者作为资本主义的农业,他都是抵制这个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革什么命呢?革资本家的命。那么,作为小生产的和作为资本主义农业的农民,他可能不是革命的同路人,就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留在关于农业经济学的这个理论范围里头。

  好了,我下面开始讲第一点,就是再认识大寨。我们来看一看大寨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时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可能是说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主席在进城以前就说过: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是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个话虽然大部分共产党员都听说过或者也是多次的从自己的嘴里讲过,但是在实际上呢恐怕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更伟大更艰苦的工作和挑战。

  我们看一下这方面的历史:1949年 毛主席那时候是56岁风华正茂,然后过了四年1953年就是经济基本恢复了以后中央提出了总路线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造”,我不知道我们在场的人有多少知道这个“一化三改造”?一化呢就是要逐步完成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三改造呢是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就是要对中国当时现存的这个经济体制进行一个深刻的彻底的改变。工业化是现代国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如果中国不能实现工业化,中国就不能改变被列强欺负、剥削压迫和瓜分的宿命,所以我们必须用比较快的速度实现工业化。然后在1953年到57年之间中国农村基本上完成了土改,包括西藏在内西藏稍微晚一点,然后呢就很快的开始了互助合作,然后从低级社到了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这个过程曾经被批评为走的太快了太急了,事过60多年以后再回头看,恐怕毛主席又对了!(鼓掌)这条路就要这样走应该这样走。为什么?因为时不我待!在这样的一个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之后的又是几乎是疾风暴雨式的土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其中会发生很多问题,我们当时并不知道社会主义要怎么搞,我们曾经以苏联为老师,但苏联很多的工作尤其是在农业上做的是不太好的,但是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干起来再学习,我们不能先学好了再干,就这一条路,这是1958年。1959年 毛主席回了韶山,在韶山写一首诗,有两句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以这个名字以这句诗为名的歌唱大寨的歌这两天我们听了很多遍不用再重复了,那么这个精神就是毛主席树立起来的。(鼓掌)

  再往下1966年毛主席73岁那年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是一个紧锣密鼓的过程,毛主席在63年的时候写过一首填过一首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其中有一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在建国以后我们没有用这样的步骤这样的节奏来实现一化三改造,恐怕就来不及对中国这个巨大的传统农业进行最基本的改变。革命刚胜利的时候共产党很清正啊,很有斗争精神,也听毛主席的,这个时候呢就是等于是乘着革命胜利的这个巨大的优势把下边要做的工作一步一步的一团一团的推过去,我现在觉得回头看这段历史,你不能不佩服毛主席的想法和毛主席的做法(鼓掌)。毛主席本人也在很多个情况下表达了就是我们是在探索是在尝试啊应该说也是这个创造历史啊。我最熟悉的一段毛主席语录很长很长,是1964年毛主席在修改政府工作报告时加上的一段话,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同志和朋友是不是熟悉这段话,毛主席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段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产阶级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即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人类社会200万年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史,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所告诉我们的关于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事实。毛主席在这个1964年就是革命成功以后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经过了15年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俯瞰人类历史200万年,那么大寨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英明的领袖指导下,带领下、谋划下发生的。大寨从1953年 土改之后进行开始互助合作,到1963年就做到了:什么呢?歌里是怎么唱的来着?“新房齐整整,炕上花被窝,屯里粮冒类,银光满屋喜气多,社员梦中笑声甜”。仅仅用了10年在一个条件非常差的黄土高原山区就实现了农田基本建设和解决了这个自己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大寨的这个成长和被发现也是一个在毛泽东时代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大概一直到1962年一直在陈永贵同志的领导下进行这个农业合作化的工作,陈永贵也是一个几乎达到了无私的一个基层干部,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很年轻的时候读大寨的故事有这么一条:1953年大寨要成立初级社,拉了几个最穷的农户在一起,大家谁都没啥东西,陈永贵把自己家一头老母猪入了社,算是社里的财产,老母猪入了社没几天生了一窝十多个小猪,这是他们大寨这个初级社的第一批第一项集体资产,他就能做到这一点,在这个之后呢就一步一个脚印啊,一步一个一定要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就是要修梯田就是要修坝因为他们那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太严重了,他们这个村子是80户400多人有790多亩地分了4,000多块就说平均大概是一块,土地大概就6分~2分那么大一分地大家知道有多少吗?一亩地667平方米,一分地是六十七点66.7平方米,66.7就是一分地有的地块就这么大,66.7平方米啊,那么大寨人就觉得这样是翻了身,也没有用,你的生产条件这样你是搞不好农业的,一定要把生产面貌彻底改变,怎么改变?修梯田修坝,每年都发洪水,那咱们就想法把水拦住。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西北大概属于西部就是山西黄土高原的这个情况哈,黄土高原呢有好多的特点:一个是黄土是疏松的,但是它又是有结构的,所以它能打窑洞,因为那黄土的颗粒不是圆的,黄土的微观结果它不是圆的是有棱角的,所以打窑洞的窑洞能占住地,他不会不经过水是不会塌下来的,这个黄土是可以蓄水的,但是水太多了呢就把腿水和土一起都冲走了,要想把水蓄住你就得有一个东西把这水和土一起拦住,你修个土坝雨一大就把土坝冲了,你修个石头坝,那为了好抬石头石头得块不能太大,石头坝放在这一场大雨又冲了,那怎么办?咱们弄大石头!就这样啊,大寨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叫做“三战狼窝掌”是他们最大最难修的一条沟,先是土坝被冲了,再修石头坝又被冲了,那好,咱们修个大石头块,这样呢就冲不掉了。1963年大寨遇到了大洪水把石头坝冲了,他们就把那个大石坝建起来,从此以后就不怕洪水了。那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因为黄土高原在当年是靠天吃饭,我想可能很多朋友和同志不了解这样的一个事,就是旱作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被天养的,只要你能把水留住。西部的这个降雨有个特点:春天旱的厉害,但是呢夏天雨很多,这个水要保住了今年你丰收,水保不住今年就被冲掉。黄土蓄水,只要你一年的降水量达到400毫米的降水,就能有400斤的亩产量,就看你保得住保不住。那好,那我们就干!大寨大队党支部领着这个社员用这个难以想象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七沟八梁一面坡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治理好了,到了1963年他们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成功典型!

  昔阳这个山西的晋中地委1962年就总结了大寨的经验:叫做“干部参加生产和领导生产相结合,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相结合,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运用八字宪法高速度的发展农业生产”,1963年11月山西省委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发出向大寨学习的通知,1964年2月10号《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榜样》,同一天《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个长篇的故事叫做《大寨之路》,这个大寨之路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是新华社的一位记者在大寨住了很久,有说是住了半年之久,他认识了大寨所有的社员,也跟这个陈永贵、贾进财这些老英雄成为了朋友,这样他才能把大寨精神全面的完整的表达出来写了一篇这样的报道,在这个情况下党中央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决定向全国推广大寨的经验,1964年12月周总理在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寨精神概括为三点,这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知道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这就是后来广为传颂的大寨精神!现在我认为应该还是可以这样说。过了几个月1965年的1月份在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这个路线就定下来,就是说从这可以看到一个中央和地方、领袖和人民是怎样心心相印的,在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条路我们说了,要在干中学,干起来再学,那么大寨就给这个毛主席的路线提了一个最好的成功的榜样,毛主席的路线能不能走下去?能!大寨走了,这就是榜样。尤其是在1962年63年中国处于非常困难的状态,三年自然灾害对国内的这个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不好,尤其对农业这个非常难搞的行业,应该说很多干部或者甚至各级干部心里都没有底,怎么办?那么,大寨这个榜样应该说是为人民公社这个制度啊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子,提供了一个思想上物质上还有实践上都能够以为榜样的一个例子。

  根据大寨的经验和其他地方的经验啊,党中央对于农村工作的看法就越来越清楚了,1963年 毛主席亲自主持这个制定了农村工作六十条,《关于人民公社的农村工作六十条》,然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的这个路线也明确了,

  也就是说从解放初期解放以后到1964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在农业这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农业学大寨从1964年提出到1984年停止经历了20年,如果从1980年算起就是经历了17年,因为80年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啊,那么我们回望大寨走过的路啊,应该看到这样的一个一个图景:大概并不是只是让自己家里粮食屯里的粮食冒了尖啊,这新房起展展,炕上花被窝不是为了这个,不仅是为了这个而且做到这一点,其实啊在共产党领导下用不了太久,只要你干,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你的劳动是有意义的?因为你是主人,你做的事情今年不拿钱,你叫劳动积累,劳动积累使你更明确的成为了你的生产资料的主人,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血肉的关系,形成了有机的关系,他把这个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变成一件事实。(鼓掌)

  我讲一下大寨的一个很具体的事,就是1963年大寨是遭了大灾的,但是大寨呢又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三不要”就是不要不等不靠,不要国家的援助,一概不要,大概是把粮食从水里捞出来,当年实际上产量挺高的,已经实现了亩产700斤。不知道我们在座的朋友们同志们知道不知道,就旱作农业,黄土地上的旱作农业达到亩产700斤是什么含义吧?中央曾经做过一个农业发展纲要,1956年的纲要要求的是北方农业亩产达到400斤,超过四百斤就过黄河了,长江以南是八百斤,过了八百叫过长江,那么中间呢,黄河淮河这带就是七百斤,要是过了,不管哪个地方过了七百就叫过了淮河,那么大寨在1963年就过了淮河,而且他们还当年就向国家交收了20万斤余粮,20万斤是什么概念?100吨。而大寨的亩产量说是当年700斤,将近700亩土地,我给他算了一下,就说呢粮食大概生产了49万斤就是50万斤左右,卖了20万斤,商品率40%,是靠锄头在黄土地上生产达到的商品率40%,非常了不起了。但是按人口平均一下,大寨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只有660斤,它是原粮而且还包括种子饲料,就他们给自己留的非常少,紧打紧算这样用自己来吃苦用其他东西来代替,但是把粮食卖给国家,当然那个时候在很多很多地方人民公社的这个历史走到1963年64年的时候呃,很多地方的工作干部做得不好,尤其是在大跃进的时候搞了那种高征购浮夸风,虚报产量亩产10万斤,所以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是瞒产,我产量高也不报,为的是怕再次高征购,但大寨实实在在的干干净净的把账本拿出来,把自己吃的粮食和自己用的饲料种子都抠的紧紧的,把余粮卖给国家,所以这叫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鼓掌)

  大寨修好了梯田以后有一个故事,这个当年我看了以后印象非常深刻,就在这讲一下,这个石头坝修好了水土都保住了不怕水冲了,然后陈永贵要求就是除草的时候要深刨,这个社员有点牢骚,就说的永贵让我们刨,因为这很难办,我不知道多少人锄过地,你在那锄草是拿锄头这么搂的,把草搂掉就行了,你要刨的话你就得这样搞(使劲),而且你本来搂一下你得刨三四下,你要付出三倍的劳动力,社员当然信了陈永贵的,但是还是有怪话,他说行,咱给他刨,你说刨五寸咱刨七寸,就一镐都刨到底,刨完了以后下了一场透雨,玉米正好要拔节,这社员们说在地里在地边上听着玉米啪啪的响,那个节拔的时候就吃饱了喝饱了,这玉米长得简直就是想不到有那么好的时候,就大家又服了一次陈永贵。(鼓掌)

  大寨的精神经得住考验,我们歌里唱的是大寨红花遍地开,虽然有了工作中的很多的缺点错误,但大寨的精神真的是遍地开花。(鼓掌)我自己一直都在发现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各种各样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红旗渠,也知道很多很多就是报道过的故事,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贵州的毕节地区搞水利从1956年干到1980年,贵州那个毕节地区是喀斯特地貌,水是有,但是都漏掉了。在他们一个最穷的地方有一个从朝鲜战场上复原回家的工程兵,他立志要把多少辈人看见从山上流走的水要引到自己的土地上来,省里请了两拨专家来勘探都说不行,但这个工程兵说行,他领着人修渠,渠修成了但他自己却牺牲在工地上,事情过去六十年,一直到前两年有一位写报告文学很出名的一位作家叫王洪甲他写过一本书叫《先河开了》,先河说毕节这个地方的群众当年参加修渠现都八九十岁了,然后他还找到了其中的一些人去采访,他们现在已经把这个天河修成了一个系统,在毕节地区很大的一片土地修成了这个能灌溉有自来水的地方,在贵州的农村他们这个问所有的人就是第一功臣是谁?就是这位牺牲了的退伍的志愿军工程兵。因为大寨精神不会死,大寨精神还活着。大寨精神留在这块土地上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啊。

  我退休以前跟着我们学院去参观过大寨,这个党建日我走在大寨的那个灌渠那个渠道上,惊叹这个工程的质量,这不是工程,这是艺术品,这个石头都打的严,就是打的完全都是一模一样,大小就跟机器打出来的一样,上面的刻痕一道一道的都是整整齐齐的,那是用手打的,然后呢所有的石缝都对的整整齐齐,经过了四五十年风风雨雨,一条裂缝都没看见,一块破损都没看见,这个真是艺术品,这不是工程了,这个地方只要不发生10级地震,这条水渠会永远存在,这就是大寨精神,这是为自己干,他不光是要修一条水渠,他要修一个见证啊——我们是历史的主人翁!(鼓掌)

  我本人是大寨这个精神鼓舞下干过水利活的人,我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9团34连,我们那这么多年冬天都修水利,为什么冬天修?夏天没有时间,夏天忙,一整夏天也没有时间修,只有到了冬天这个粮食都收回来了,这个才有时间。但这时候呢地就开始冻了,土地最深能冻到80厘米,那么修水利的时候呢在水土地冻到20厘米之前它一直往下冻啊,就是到12月份它冻到20厘米之前还是可以干的,每人两把工具,一把镐一把锹,你先用半天的时间把这个冻土抠透了,把冻土打到没冻的这一块,然后再想想你今天挖这么大一块把这个冻土都震下来拿多长才能用铁锹挖,第二天再来一遍,冻到25公分就干不了了,因为你这一天可能也刨不透了,至少在我们离开北大荒以前,我们九团现在是绥滨农场,修成了龙江第一灌区,我们在江边修了一个提水闸,把这个水抽到十几米高的地方以后它就会自流灌溉到全团每一个连队,基本上每一个连队也是大寨精神的实践者。我参观大寨的时候,还看到路上有一位当年的社员坐在路边对着我们作为游客的来来往往的人唱“敢教日月换新天”,因为他跟着陈永贵走过了这条路这段路,那么大寨的所有的一切都在他们心里。

  下边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农村工业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我们对工业化是没有怀疑的,工业化是一定要搞的,但是在毛主席在设计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的时候有一个点可能是被很多代的领导给忽略了或者说是没有懂毛主席实际上是设计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毛主席从来都不赞成只在城市搞大型的工业,1956年毛主席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时候,就对其中的一篇文章农村办小工业写了这样的按语,说农村的工业是我们农村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那时候你看你小工业不过是作坊,编个竹筐啊,加工点农产品,怎么就成了农村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呢?因为工业化按在毛主席的设计从来是两条腿走路,农村也要工业化,要就地工业化,可以集中的在城市搞可以分散的在农村搞。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不只是刨地生产那一点广阔,它还有更高一层的广阔,就是工业,然后还有教育还有文化,就说这个还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就这么广阔。

  五小工业在中国农业度过了比较困难的那个60年代之后,就在全国各地慢慢的开始了,有一个五小工业的说法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印象,农村的五小工业这个“五小”是什么呢?有不同的说法:小水泥、小化肥、小水电、小煤矿、各种加工,可以还有更多,都是人民公社以自己的这个公积金公益金或者是自己的生产投资为主国家的帮助为辅因地制宜的,以自己的农村这个需要为市场搞的小工业,后来叫做社办企业,在最后就变成乡镇企业了,为什么呢?因为改制,因为人民公社撤了,因为人民公社撤了就只能叫乡镇企业,还因为城市农村的这些五小企业也像城市一样进行了改制,把集体经济的东西卖给了私人或者包给了私人。我们怎么看这件事?我可能会找一个机会把这个想法说一说啊。我很遗憾的说就是小化肥小水泥小五金小煤矿等等在开始的时候被批评为技术落后,质量也差,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但这些是不是可以被克服的呢?是的,技术是可以提高的,质量也是可以提高的,资源可以用的更好,但是如果这些小的工业本来应该分散的小工业一旦被集中了,这问题可能就更大!可能就调不过来了,比如说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本来可以搞得很分散,你在质量和品牌上要做工作的,然后就近消费,现在呢搞成了大规模的大企业,然后为了运输和储存,他们就要加防腐剂,为了让其他地方的消费者接受一种口味,他们就要把它做成标准化,就要加更多的添加剂,现在就搞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样子好吗?假如我们有华北的为主的农产品供给北京,有这个每个省每个地区自己的地方产的这个农作物供给自己的市场,是不是比现在这种长途运输这个要用添加剂来保证不变质的这种体系好呢?肯定。但是当你这个大的体系搞起来以后他会扼杀所有的这个小型的有特色的为地方服务的这些企业,他就像洪水一样的把你淹没,垄断的力量是很厉害的,不是很容易改变的,垄断一旦形成,就需要用革命的办法去改变。(鼓掌)

  下边我再讲一下就是绿色革命的事情,我刚才就算是前两个小题目讲完了,我注意到啊就是在昨天在江边唱歌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旗帜在飘扬,然后把好多那个农业科学家都给搁在上头了,我注意了,这个也有袁隆平,但是这个不是主要的。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跟我很一致,绿色革命是从美国西方在60年代搞起来的一个事,这个事它的背景是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二战以后和平了人口增加了,但是旧的生产关系没改变,所以粮食供给不足,饿肚子,那么美国西方的这个精英和资本家看到这个事呢他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机会,他要帮你提高粮食产量,但是这个是有前提的,谁在那干活啊?技术专家是他们的,钱是他们出的,最后搞成生产是他们搞的,然后他卖给你吃,所以这个看技术革命,你不能只看技术本身,你一定要看技术背后那个政治的经济的舞台关系,是谁在做?你这个消费者处于什么位置?美国有远见的那帮精英在60年代的初期中期就选择了菲律宾的马尼拉附近的一个地方建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为啥?其实西方人吃米吃的很少,但是它是穷人的粮食,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人的主粮,所以美国人不能不搞这个事,他要控制菲律宾的这个水稻研究所,工作搞得很有成效,但是他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去世界各地搜集稻种,搜集了以后就是他的了,他想怎么用怎么用,就从这把农民对于种子的主权给破坏了,然后美国人出资在墨西哥搞了一个旱作玉米小麦研究中心,他们用这个杂交技术,杂交的方法来把农作物矮杆化提高产量,也成功了。到70年代初期的时候这两项技术方面的进步已经都实现了。在菲律宾他们也在不断的研究新的水稻品种,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杂交。杂交本来是自然界会发生的事情,但是离着在地球上两端不同的农作物可能没有机会发生花粉相遇它就不会杂交,还有呢像水稻小麦这样的农作物是自花授粉的,如果没有人工的帮助它的杂交率非常低,所以做水稻的杂交需要把水稻那个壳剪开一点,然后把别的花粉放进去,你还不能伤到它,你伤到它就死了,这杂交是很难做的,但这些事呢是难不倒各种科学家,最终还是做成了,这个技术不坏,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个不错的技术,它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在这个背后是一股新的经济和政治的力量成长起来了,就是种子公司,粮食集团还有农药化肥这个新的行业起来了,因为杂交农作物它高产是有条件的,必须是有水有肥。那么这样就一个新的农业中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了,就是国际的种子集团系统、国际的化学农药系统就在60年代跟新技术一起出现了。

  我们国内在70年代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稻杂交的,这个攻关和这个推动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个袁隆平,袁隆平被说成是中国的杂交稻之父,甚至还养活了中国所有的人的那么一个人,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有一点实际经验,你就知道农业中的水稻在中国过去曾经有过3,000个地方性品种,有名有姓的3,000个品种都是全国各个稻作区千百年以来农民培养出来的,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个品种都适应自己的那个地域环境,这些品种不是袁隆平一个人做出的,亩产过千斤的杂交稻品种有多个,袁隆平只培育了其中一个,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不是袁隆平的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广最早的也不是袁隆平的品种。全国参与杂交水稻科技攻关的科研团队有上百个,农科人员有几千人,贡献特别大的农科人员就有几十人,却被某些人宣传成袁隆平一个人的功劳,把庞大的农科英雄集群远高于他一个人功劳抹去是对几十名杂交水稻功臣伤害。

  我们昨天在杜甫江阁演出的主持词里头就提到了那么多杂交水稻功臣的名字,从曾经的农科院院长丁颖到玉成了广场矮的黄耀祥,然后后边一大串冯克珊、石明松,石明松很早就去世了,张先程、颜龙安、杨振玉、朱英国然后是袁隆平,还有袁隆平团队里的李必湖等等。可以说是“群星灿烂”,这么一个阵容里头袁隆平是其中之一,但他不是领头的。袁隆平是就被内外的一个势力用舆论给塑造成了一个什么之父,这不符合事实,应该让国人知道真相。

  我相信在大寨精神能够主导我们的思考的时候,胡说八道是不会被我们接受的。从1982年一直到他两年前去世,整整40年。我买了袁隆平写的关于中国杂交稻的书,我看到袁隆平讲中国杂交稻的书里只有袁隆平,书里边除了他袁隆平没有别人,除了他袁隆平的团队没有第二个团队,我很难理解袁隆平亲历了农科院丁颖院长组织全国上百个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六七十年代南北农科齐上阵的蓬勃的发展年代,海南冯克珊把发现野生雄性不育稻种这个划时代发现分享给湖南安江的李必湖,李必湖发电报给袁隆平,让袁隆平成为雄性不育稻种的知情人,享受到冯克珊的划时代科学发现成果。袁隆平得到了那么多杂交水稻功臣的帮助,享受了那么多研究团队的支持,却在他写的杂交水稻书里只字不提,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杂交水稻是他一个人的成果。不知你们能不能理解。

  有一个故事,1997年有一个在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叫辛世文(音译),报道上说他连招呼都没打直接从美国飞到长沙就找袁隆平去了,说的咱们一起来搞这个新技术吧,这个辛世文是搞植物克隆的就是转基因技术中的一部分,结果他跟袁隆平一拍即合,1997年他们从此就一直在一起合作。袁隆平搞没搞转基因呢?这个问题我无数次的碰到人问我,我说袁隆平他自己都说了搞转基因,电视上也说了文字也说了新闻报告也说了。

  农村工业的这问题是还少了一点内容没讲,我们所有的农村就像在集体经济在人民公社的框架内,本来都是可以像大寨一样先解决了造田的问题,先解决造田的问题,把基本建设搞好,然后就可以造厂,就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己本地需要的产品来进行生产,各种东西都可以,最后一步是造城。华西村的吴仁宝说:我们是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他概括得很好。我们反过来说,大寨在70年代之前就把造田的事完成了,所以大寨精神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那种典型示范带动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下边我就简单讲讲保护传统农业这个话题,刚才已经讲到绿色革命这个问题了,我们现在全世界农业,尤其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威胁就是转基因技术对我们的破坏,转基因技术是真的不可以用的,我坚决反对它在农业中的一切商业化应用。所以我被视为极端,说我是错的,但是实践会证明谁对谁错,转基因技术和生物制药,疫苗技术就说是一个东西,它是一个系统的,它的技术系统是一样的,在经历过三年疫情全世界大概上百亿次的这个疫苗打到80亿人身上去,中国是13亿多人打了35亿支次疫苗,在这个之后发生了全体人民的巨大的健康问题,那么科学界也有人在反思,就在几天前,美国的这个号称最高的科学杂志自然杂志发了一篇几十位美国顶尖生物学家写的文章,要求立刻马上停止某一种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为它的破坏性可能太大,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被大家真正的认识到并且行动起来把它停下来,那中国的转基因就盖不了了,人家那要求的是立刻马上停止,你们这还在积极研发、谨慎推广,你谨慎到哪去了?它种在地里了,你能管得住鸟飞吗?你能管得住水流吗?这东西是不能干的。但是呢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发生了,我个人这样认为我觉得是有逻辑有原因的,有理由这样认为,就是保护传统农业是保护人类的农业的一个根本,化学农业、转基因农业、超大规模的农业都不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要让农民安居乐业,在自己的土地上,按照这个自然条件所赋予的这个优势好好生产没有农药残留,没有伤害的食物和其他农产品,这才是正路。

  第五点,我说的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跟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主席领导革命战争的年代,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这个革命的和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人家都是先占领城市先夺取国家政权,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虽然很长很难走,但是实践已经证明它是唯一正确的路。那么在这个经济发展的这个问题上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恐怕又是这样,刚才咱们已经说了毛主席设计的中国工业化的路是两条腿走路,城市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工业化这个里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马列主义,刚才我们讲了对农民的看法,认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可能不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因为他们会抵制你这种社会主义革命,因为你会革到他,而且他本人不是属于无产阶级也不是属于马列主义,理论逻辑能够说得通的那种同盟军那你革命来了,农民会反对,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人看过苏联电影《列宁在10月》,富农不给粮食,列宁说你不给我就拿过来,我就干掉你,就是富农对于苏联的这个革命是一个反动的力量,抵抗的很厉害的。那么在中国呢我们已经依靠农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大寨的经验表明:农民是可以在正确的路线的指引下,在一个社会主义的制度的框架里掌握生产资料,改变自己的这个生活和生产状况,是可以当主人翁的。假如我们在这个农村工业化的路上按照毛主席设计的那个路走下去,那么农民就会比较顺利的或者比较缓慢的转变成在一个集体场合下进行非常密切的分工合作的工人,这时候他们的身份就变了,他已经是集体农民了,不是分散单干的小农了,他变成了就是跟城市无产阶级有相似之处的工人就跟产业工人的特色有点接近的状态。他有组织纪律,有计划有技术,他需要有文化,对生产过程要有控制,产品质量要有保证,他就会转化他自己的身份,他就会走向从一个集体的那个公社社员又转化成为一个集体企业的工人,这个时候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毛主席说过这样的话: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当他只是一个分散单干的小农时,他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这一点,当他是一个认真的人民公社社员时,他会想我自己多干一点我们的集体就好一点,当他是一个产业工人的时候他就要考虑到分工合作,当他是一个集体企业的一个成员的时候,他要想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好处。所以这种身份的转换有可能在马列主义的理论上创造一个新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农民是可以这样转化成工人的,当他的社会身份改变的时候他的思想也会变,可惜这已经做不到了,因为人民公社已经被撤销了,现在农村的富裕的劳动力确实是在成亿的进厂进城去做工人,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是雇佣劳动者了,他们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没有关系了,也就是说历史在这拐弯了。

  我想的就是这样的问题。然后我还想用这样的一个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分享,早在1962年1月30号,面对克服了三年困难的中国,毛主席预言:从现在起50年内外到100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谢谢大家!

  讲座最后,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结束了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农业学大寨篇的讲座。

  2024年12月30日

红色武器选用:韶山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讲座(上):两个务必的根本就是“继续革命”

韶山,红旗招展!歌唱毛主席,响彻云霄!

长征的大军集合了中国不愿做奴隶的英雄

长沙杜甫江阁传来毛主席警卫战士的歌声……

隆冬的湖湘感受温暖,精神的车轮奔向韶山!

贲兰武老同志逝世,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纪念毛岸英烈士牺牲74周年

2024年毛泽东节•农业学大寨篇欢迎您报名

9月9日热爱毛主席的同志们在长沙杜甫江阁隆重纪念毛主席

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会场唱起国际歌

让高血压患者身体恢复健康的科研成果应该写进教科书!

七十年代一项医学对比试验的启示……

小分子团水效果神奇,缘由却并不神秘!原来……

觉醒的青年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富人把家搬到“长寿之乡”,智者把“长寿之乡”搬回家

美国亚裔细分法案检验华人中有多少有志青年和有智青年?

纪念堂前雨霏霏

贲老:“毛主席您回来吧!”让我们泪流满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何让身体更好本钱更大!

震撼人心的呼喊:“红军早点回来!”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Baidu
map